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之声 > 正文
【黄远清】关于赴香港社工机构参观学习的反思
发文单位:社工服务部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1/9/4 19:11:58   浏览次数:3296

用经济学的思想来发展公益事业

                      ——赴香港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此次香港参观学习活动,感受到香港公益机构的魅力,同时也给自己的心灵带来强烈的冲击。

    初到香港的第一感受是:香港市民对社工认识和了解得比较透彻。我们穿着机构社工文化服穿行在大街上的时候,他们看到我们是社工,表情也显得尊重几分。包括我们所住宾馆的老板也是对社工说得头头是道。这些可以看出社工在香港人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第一站:香港理工大学

    我们来到香港理工大学主要是参观。虽然没有能够与社工系的师生们交流,但是通过参观他们的一些硬件设施就能够感受到香港社工学生是在一个相当完善与专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成长的。这里设施齐全,师资力量相当丰富,我想结合我们大陆的社工专业,需要在师资和设施都不断提升。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刚好是新生入学,他们的学长带新生开展活动,他们所带出活动的效果以及新生的参与程度及精神状态,实在令我佩服。

第二站:香港仁爱堂

    屯门区的香港仁爱堂是一个综合性服务大楼,里面每一层有不同的功能室。按照他们的行政主任的介绍,仁爱堂由一个中药药房起家,经过不同的经营模式,逐步扩展到现在下属有90多间的中心,实在让人敬佩。这也是我们感受最深刻的:用经济学的思想来发展公益事业。仁爱堂所开展的不仅仅是社会服务,它还经过其他的一些收入的项目来打造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公益企业。这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从事公益事业不能仅仅局限于爱心的付出,依靠政府的资助,我们更多的需要发散性思维,争取更多的资源来开展公益事业。爱是我们的根基,在爱的基础上需要像经济学那样懂得去经营,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大众。

第三站:香港协青社

    看到协青社一栋17层高的大楼,我不得不佩服香港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企业对社工机构的支持力度。协青社里面的设施以及管理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他们所开展的服务更是值得我们做司法和青少年的社工学习和借鉴。当然结合到我们东莞的目前情况,有些地方我们是做不到的。例如在涉及到监外执行这一类群体方面,香港的法院是十分看重社工的功能,他们的感化官就是由社工组成。而在大陆,社区矫正工作是由司法局牵头,其他部门联合,但实际的工作中衔接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类群体放在东莞就显得比较难开展。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协青社是由青少年危机介入开始发展的,然后到外展服务。外展的工作人员大多不是社工组成,有些原先就是边青,能够做到改正后的青年人群体去感化边青,这是多么的难得。此外,协青社也有一些项目是收费性的,这也表明经济学思想运作公益机构也是可行的。

第四站:启力扶青社

    原来香港也有草根社工机构,启力扶青社就是其中一个。根据扶青社的一个主任介绍,扶青社最多社工时也才10来个。想想是一个什么的状态。不过细想也可以理解,香港社工机构成百家,不是每一个机构都能够像路德会那么大的。虽然没有到扶青社的机构参观,不过从他们的主任介绍可以了解到他们是由一个个项目拼凑而成,在这个情况下能够生存,实在让人感受到社工的那一份心。

    此次参观收获很大,虽然我到香港有几次,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感受都比较深刻。而这次,我最想思索的是,如何用经济学的思想来发展公益事业。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