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理论 > 正文
【社工理论】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支持
发文单位:社工服务部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0/3/19 20:32:30   浏览次数:2234

 

    任何一项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就是民政工作的专业基础。社会工作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很广,涉及到的部门很多,但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领域那样广泛地需要社会工作,并且把它作为核心的专业支撑。正如雷洁琼先生精辟概括所言:“民政工作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笔者认为,做好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

    从民政改革的方向来看,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民政部门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广,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就其工作运行来讲,必须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的格局。这就需要大力引进社会工作理论,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创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机制。

    从民政工作的理念来看,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一直是我们民政工作的宗旨和理念。多少年来,民政干部默默无闻地发扬“孺子牛”精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忧愁。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民政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和谐民政理念。但是怎样将“以人为本”理念付诸实践,就需要我们引进社工理论?更新服务理念?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去帮助民政对象,改善他们的生活,赢得他们的信任。同时,也要求民政工作者完成角色转换,由一个行政管理者变为一个为弱势群体解决具体问题的服务者。

    从民政工作的内容来看,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在现阶段,民政工作内容主要分为四方面,一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二是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是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四是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社会工作是社会服务人性化、科学化的促进者,民政系统引入社会工作,必将改变粗放式和经验主义的行政管理格局,为民政工作注入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内涵。如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从服务对象本身的生理需求投入到服务对象的心理、精神需求,从关注服务对象本身到关注其家庭和所在社区。在收养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从关注收养家庭的需要转变为关注被收养孩子的需要。

     从民政工作的技巧来看,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现实中,我们民政部门已经做了许多最实际的社会工作?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专业提升?往往收不到最佳效果。要想进一步提高民政工作水平,就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军休所为老人提供情感服务的过程中,要注重分析老人的知识结构,尊重他们的时代特点,运用“尊重、平等、接纳”社工技巧,引导启发他们讲述自己过去的人生故事和英雄事迹,运用“怀旧”和“生命回顾”的专业方法,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并在回顾过程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这样不仅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而且能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更有利于营造老人和工作人员沟通理解的和谐氛围,从而切实提高军休管理服务水平。

    从民政对象的需求来看,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新时期民政工作不仅要解决有饭吃、有衣穿的问题,而且民政对象的自我实现需求越来越高。他们也需要平等对待,需要更多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在更大程度的尊重和民主。比如低保工作,他们需要领低保金,但由于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更需要被尊重。再比如,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居民群众已不满足于投上一票的民主选举了,他们反映出了更高的参与要求,比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分析居民群体的政治要求和参与需求,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民主自治的作用。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