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我和机构的另一位同工从东莞赶到广州参加了广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承办的“社工与志愿者”的论坛,论坛的时间不长,只有两个半小时,但论坛的主题是很新颖的,也是切合当下社工和志愿者工作的实际的,社工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的支持,因此探讨怎样构建社工和志愿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这次来参加论坛的嘉宾、社工、志愿者代表众多,尤其是志愿者方面,从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广东各地来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志愿者朋友,在论坛上积极传递他们的疑问和心声,让我印象深刻,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对于此次论坛的感受。
一、在志愿者面前,社工应摆正心态。在此次论坛的自由环节,志愿者朋友们积极发言,介绍了他们的志愿服务经历,但也提出了对当前社工身份的疑惑,有的认为社工的发展对志愿者的工作构成了竞争,在经验丰富的志愿者面前,年轻的社工能够展现其专业优势吗?这些是代表一部分志愿者的心声,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处理好社工和志愿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前,对于社工,是有一部分志愿者存在疑问,甚至是有质疑的,社工能做什么呢,社工能做得比志愿者好吗?尤其是相比那些从事志愿服务十几年的“骨灰”级志愿者,稍显“稚嫩”的社工优势和价值在哪里呢,对于这些疑问,社工应保持清醒,亦需端正心态,用实际行动来捍卫社工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和志愿者用嘴去争辩。
二、在使用志愿者方面,社工应避免功利化态度,避免把志愿者“工具化”。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说找不到志愿者,或者抱怨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难以长期化,往往只是短期行为,但在此方面,我们社工亦需要从我们自己身上反思: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有没有考虑到志愿者的需求呢?他们对于志愿服务有些什么期待呢?志愿者参与我们的工作,我们亦须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他们能得到什么呢,这些是我们常较少思考的,在我们工作中常会发生的,是将志愿者当成我们的一个工具,简单的使用,粗放的使用,大部分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三、对于志愿者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和主动,社工应该学习。在本次的自由发言环节,让我感受很深的是,是好些志愿者们对待志愿服务的饱满热情,其中有从事10多年志愿服务的70多岁的长者,也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们很主动地分享他们的服务经历,也说出他们的困惑,而相反在论坛的现场,社工们的表现就显得冷淡很多,也没有那么主动,在论坛中这样,那不知这也是不是工作中的反应呢?
四、对于志愿者的宝贵经验,社工应多加学习和借鉴。当前在中国,社工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业,很多实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反观志愿服务行业,这几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各种志愿服务的草根团体涌现。志愿服务领域中,也有一大批让人敬佩的“骨灰”级志愿者们,在老年人服务、教育、残疾人服务等方面累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很多志愿者有勇气,也有胆魄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这应该都值得我们社工去学习和借鉴。在国外,社工发展了一百多年,志愿服务恐怕也有不少年头,但在中国内地,先有了志愿者,后有了社工,这是中国一个独有的特点,因此社工更加需要向优秀的志愿者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