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组基本情况
(1) 小组名称:“礼仪之‘帮’”儿童成长小组
(2) 小组时间:2011年9月14日—2011年10月25日
(3) 小组地点:“新候鸟计划”宝屯图书馆服务点
(4) 参与对象:宝屯社区新莞人儿童
(5) 参与人数:7人
(6) 负责社工:樊淑艳
二、小组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如今,礼貌待人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十分注重的文化。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更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
在开展的暑期活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新莞人儿童群体由于自小生长环境的影响,对于自身仪容、待人礼仪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存在一定的认知缺乏。为引导他们从小注重礼节,在新莞人儿童群体中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拟开展此次“礼仪之‘帮’”儿童成长小组,旨在通过小组辅导教育的方式,让礼仪知识深入小朋友的内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三、目标及目的
(一)目标:
1、掌握一定的礼仪基础知识
2、以行动去实践礼仪
3、在新莞人儿童群体中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二)目的
1、帮助新莞人儿童树立良好的礼仪意识
2、引导儿童注重自身仪容、学会以礼待人
3、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礼仪的魅力
四、小组各工作阶段记录
时间 |
工作目标 |
工作完成情况及反思 |
准备阶段 9.7—9.13 |
1、完成计划书 2、宣传小组 3、招募组员 4、筛选组员 |
1、工作完成情况:四项工作目标基本完成; 不足:(1)小组内容设计得较为简单,且灵活性不足,以致每节小组开展前,均需利用较长时间进行准备。 (2)招募方法较为单一,仅在新候鸟计划儿童中做宣传,且筛选组员时偏向部分经常参与活动的人员,而未把握机会,向更多的新莞人儿童做宣传。 (3)小组组员筛选时并未与组员一一进行面谈,也未及时与未选中的人员进行交流以说明; 2、反思:从准备阶段即重视小组,具体表现为: (1)对组员负责,认真筛选每一位组员,并与其就小组进行交流及沟通; (2)小组计划书尽量灵活且具体化,以避免小组每一节开展时均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做准备及调整。 |
实施阶段 9.14—10.25 |
1、完成小组共7节内容,分别引导组员学习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及人际交往礼仪方面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组员在小组中学会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构建凝聚力。 3、组员个人礼仪意识提高,注重个人礼仪。 |
1、工作情况:在为其7节的小组活动时,小组开展情况大致良好,7节小组内容顺利开展完结,并对部分组员进行了后续跟进,小组目标基本达成,组员的礼仪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小组实施情况也有些不稳定,主要表现为: (1)组员参与率不定。由于组员年龄均较小(7-8岁),对于小组的开展时间等不够明确,有时未能准时参加。 (2)小组开展时间。由于其他工作安排,小组的开展时间较为不稳定,并未设定在某天的某个时段,这也影响了组员对小组开展时间的记忆。 (3)提醒不到位。每一节小组开展时,都需要提前对组员进行提醒和预告,有时并未通知到每一位组员。 (4)环境因素。小组的进行场地并不是封闭的,而是有其他人、其他活动在一旁进行,因此对小组的开展、对组员的参与积极性等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5)社工应对计划外事件的能力不足。在小组开展时,会出现许多计划外事件,如其他人员对小组成员的滋扰、组员与其他人产生冲突,组员因个人情况需临时缺席小组等等情况,极大影响了小组的进程。遇到此类情况时,社工的处理思路及方法较为有限,例如忽略、简短的即时教育、向组员妥协等等,未能很好地将其对小组的影响力将至最低程度。 2、反思: (1)工作心态:根据督导意见及个人反思,发现社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或消极心态极易影响到社工开展工作的效果,因此需多加调整,认真对待工作。 (2)小组带领经验不足。小组的带领经验,包括引导、总结、应变能力等等,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应通过阅读书籍、参考他人成功经验等多途径提高改方面能力。 |
结束阶段 10.25—至今 |
1、组员参与小组意见表、其他意见的收集。 2、评估小组目标达成情况及效果,撰写小组报告书。 3、评估活动目标达成情况及效果 4、跟进某些组员 |
1、工作情况: (1)在活动结束时给组员分发纪念笔记本,并鼓励组员使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行为,激励组员将礼仪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2)与每一位组员交流小组结束后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并对部分有需要的组员进行持续跟进,帮助其强化礼仪概念,更好地运用。 2、不足与反思: (1)不足:参与意见表填写实践滞后,未能及时收集到组员最深切的感受。 (2)小组组员年龄均较小,因此在分享、交流等环节,主动的组员较少。因此在设计小组时,应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等因素,设置适宜的小组内容及形式。 |
五、小组活动每节记录
活动日期 |
2011年9月14日 |
小组节次 |
第一节 |
组员人数 |
7人 |
出席人数 |
7人 |
活动地点 |
宝屯图书馆 |
活动时间 |
19:40—20:25 |
小组记录 | |||
一、 目标 (一)组员相互认识与了解 (二)介绍自己的优点,加深了解 (三)团队建设,学习合作 (四)介绍小组 二、 小组过程记录 (一)本节内容: 1、热身游戏:摇摆的小船 2、 “幸运抽奖” 3、组员介绍环节:我和我的搭档 4、考考你的记忆力 5、小组介绍环节 (二)过程记录 1、开始阶段:在小组开始阶段,为吸引组员,激发他们的参与性,把热身游戏放在了最开始。组员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都比较踊跃参与,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目的已达到。但在此过程中,因为游戏是一组一组依次完成,其他组员在旁加油,因此有部分组员在其他组员游戏过程中离开小组,对小组进程带来不好的影响。当时社工的处理也比较简单,只是将组员带回小组后又继续了。(其实可以在处理事件时,引申出小组契约的,但没有把握机会) 2、“幸运抽奖”:此环节其实是为下一环节做铺垫的,让每一位组员通过猜拳PK优先抽取纸张,选择自己的动物搭档。考虑到儿童的好奇心及好胜心,社工将一个简单的抽纸程序设计为“抽奖”,旨在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环节组员的反应比较热烈。 3、组员介绍:我和我的搭档。根据抽到的纸条,组员需要思考自己动物搭档的三个优点,并找出自己与搭档的一个相似点,在自我介绍时,加入对搭档的描述。所有组员依次介绍,其他组员需要仔细认真聆听,以应对下一环节的考验。 大部分组员都表现得很积极,踊跃表达自己,但个别组员表现消极,几次离开小组圈,在一旁观看。当社工询问是否打算退出小组时,组员表示不是,只是不想参与这一环节。但是到最后,轮到该组员发言时,他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在小组结束后,应对该组员进行跟进,但社工未做好这项工作。) 4、考考你的记忆力:根据上一环节每一位组员的自我介绍及其对搭档的描述,由组员自主出列,挑战记忆力。要求说出每一位组员的名字及他的搭档是哪种动物。 此环节组员的参与兴致都很高,大部分组员可以记下所有组员的名字及其动物搭档,小部分没有全记对的组员纷纷要求再次挑战,以全部答对为止。 此环节情况也比较好,也让社工更深刻地认识到儿童的一些个性特征,如好胜、渴望表现自己等,这些深刻的认识可以为社工今后拟定儿童的服务计划提供很好的借鉴。 5、小组介绍环节:计划中在小组介绍环节之前,是还有一个团队游戏“解手链”,但当时环境影响(其他高年级同学,家长来接小孩子等),游戏没有进行。 小组介绍的目标没有达到,只与组员简单说了“我们以后就是一个小组,大家都要准时参与活动”,而没有对小组内容、目的及意义等进行较深入的介绍。 三、 评估今次小组 (一)小组目标基本达到,组员之间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与交流; (二)小组凝聚力初步形成。小组开展时,拒绝非组员在一旁观看或者干扰,组员形成了一定的排他性,同时也对身为其中一名组员而开心。 (三)组员表现较好,都比较积极主动地完成布置内容。 (四)不足:有部分环节没有完成。组员意见表填写,小组介绍是其中比较重要但却未完成的环节。 原因分析: 1、准备不足:小组意见表没有备好,是准备工作的失误,一是时间比较仓促,二是社工的工作态度,时间紧迫就容易紧张,工作就会出现漏洞; 2、社工的执行力不足。小组第一节的计划内容是比较合理的,时间也安排得比较合适,但在当时的情景下,社工没有按计划执行小组,反而草草结束了小组,对于组员来说,可能会有一种“活动就是玩游戏”的错觉,不利于小组后续活动的开展。 四、 跟进 (一)组员跟进 1、对于第一节活动中表现较好的组员进行鼓励,并通过组员表现统计表予以公布,以激励组员在今后的小组中继续其良好的表现。 2、对小组过程中出现离组、消极对待小组任务的组员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其对小组的期望,并跟进其意见。 (二)社工自我总结 1、对小组第一节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回顾,反思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可取之处,继续坚持; 2、针对出现的问题,拟定改善计划,在下一节小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3、适当调整小组内容,确保按计划实行。 五、 个人感想 小组有一个较好的开始,这是对工作的一个肯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予以重视。 1、社工的心态调整。由于之前的小组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实施,小组计划书也经过了几番推翻和几次修改,社工的态度有些消极,在开展活动时,一心只想着把小组本节内容及进程尽快完成,以完成任务,过于急于求成,因此对于小组过程中的某些事件处理不当。如处理离组组员时,可引申出小组契约,并与组员一起讨论,但当时只是简单处理后,便继续将进程推进下去了。 2、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不足。小组进行后期,其他高年级学员都比较嘈杂,有的准备回家,有的还在捣乱,影响了小组的进程。在看到部分组员的父母来接子女时,社工更没有冷静思考,没了继续将小组开展完毕的心思,而是草草结束了。要汲取本次教训,对于下一次出现此类情况务必处理得当。至于具体的处理措施,社工要认真考虑。 |
活动日期 |
2011年9月19日 |
小组节次 |
第二节 |
组员人数 |
7人 |
出席人数 |
7人 |
活动地点 |
宝屯图书馆 |
活动时间 |
20:00—20:50 |
小组记录 | |||
一、 目标 (一)组员加深认识与了解 (二)介绍小组内容、目的及意义,签订小组契约 (三)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团队建设,学习合作 二、 小组过程记录 (一)本节内容: 1、介绍小组:回顾上节内容,介绍小组,签订小组契约 2、 “解手链” 3、小组助手职责介绍 4、猜猜看 5、小组意见表填写,下节预告 (二)过程记录 1、开始阶段:在小组开始阶段,回顾上一节小组内容,对组员上一节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表明每一节都会将组员的表现记录下来,组员均表示有信心拿到表现满分。之后引出“小组的概念”,介绍小组的内容、目的及意义,并对小组组员予以确定,最后一起签订小组契约。在此环节中,组员表现较好,均认真听取关于小组的介绍,也积极发表了个人的一些想法。但仍有部分组员不集中精神,情况仍是积极的组员更加积极,消极的组员继续消极。 另外,小组组员普遍年纪较小(5个二年级,2个一年级),因此在小组契约订立环节,主要是由社工引导,引申出契约的内容,并让组员分享补充,最后咨询组员的意见,全部通过后,由组员签名承诺。但是对于具体的违反契约的惩罚,社工事先没有考虑清楚,因此当组内出现组员违反契约时,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处理。 2、“解手链”: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分队比赛,经过队员的合作,战胜对手,让组员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就。此环节比较轻松,很好地吸引了组员的参与,都很投入其中。其中一支队伍虽然屡次失败,但一直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完成任务。但社工的表扬和鼓励比较浅,应该更加深入,以更好地激发组员的成就感。 另外,过程中出现了与上节小组类似的情况,即一队组员投入游戏时,另一队组员纷纷走开,自顾自玩,没有较好的对策去解决。(在考虑可以让另一队做裁判,或者评委,对对手的表现进行评分,并说出理由。) 3、小组助手:为更好地激发组员的参与积极性,社工在组内设置了小组助手一职,即每节小组选1到2名组员担任小助手,主要协助社工开展活动,维护组内秩序等,但小助手仍全程参与小组活动。在介绍这一职位及职责时,组员都积极表示希望当上小助手。社工采取了轮流当值的方式。 4、猜猜看:考验组员的相互熟识程度,考验队员协作能力。分为两队,各出一人,一方先蒙眼,另一方任意推出一位队友。由蒙眼一方的队友向其描述对手的特征,如身高、行为、爱好等,蒙眼队友正确猜出对手名字为胜。该环节由小助手开始协助社工工作。这一环节组员的反应比较热烈。但在过程中发现,组员进行任务失败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责备其他成员,导致小组关系进入僵化阶段。在分享环节,社工引导组员做分享时,组员也倾向于把任务失败的原因归于其他组员,社工在分享过程中也引导组员应把队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而不是个人;但感觉社工的分享、引领能力有限,未能很好地引起组员的共鸣,并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社工个人能力的提升) 5、小组意见表填写,下节预告: 总结本次小组,然后小助手协作分发意见表,组员都较积极填写。社工对于小组的总结不够深入,没有带领组员进行本次小组参与感受分享,只对上一环节的游戏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在表达个人想法时,组员的表现仍是“积极者保持积极态度,消极者保持消极态度”,社工即时对组员表现进行了鼓励,但效果一般。组员的不足表现仍有待社工在组外的跟进。 三、 评估今次小组 (一)小组目标达到,成功按照计划将小组的内容完整地进行,引导组员之间进行了较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二)小组凝聚力得到加强,但仍有待磨练。组员对外的抵抗仪式比较强烈,但对于组内的合作、友爱等意识比较淡薄。 (三)组员表现较好,在过程中会设置一些暂时性职位,如分队队长等,很好地激发了组员的积极性,大家都比较积极主动地完成小组任务。 (四)小组介绍后,对于小组进行过程中,行为表现欠佳的组员进行了跟进与交流,了解了组员关于小组的一些想法。计划于下节小组活动之前,与每一位组员均进行单独谈话,了解他们对小组的一些看法,以对小组进行及时的、适当的调整。 (五)不足:小组内容基本完成,但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社工在小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角色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原因分析: 个人能力与经验不足:小组能够正常、较稳定地实施后,小组的质量对于社工个人能力的要求就很显著。如小组领导能力、分享技巧、事件处理技巧、组员情绪处理技巧等等各个方面,但社工在这方面的经验与能力仍有待加强; 参考他人的小组活动经验,从中得到反思,更好得提高个人引领小组的能力。 四、 跟进 (一)组员跟进 1、对于本节活动中表现较好的组员进行鼓励,并通过奖励印花在统计表上予以公布,以激励组员在今后的小组中继续其良好的表现,鞭策其他组员改善个人的行为。 2、对小组过程中出现离组、消极对待小组任务的组员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其对小组的期望,并跟进其意见,对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社工自我总结 1、对小组前两节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思考对策;继续发挥好的方面。 2、针对出现的问题,拟定改善计划,并将其实施。 五、 个人感想 本节小组较之上一节有一定的进步。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客观环境。本节小组活动时间,图书馆内的人员较少,因此为小组活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施环境。 二是在固定的小组氛围内,组员的表现积极性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反思: 1、客观的环境对于小组进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今后的小组活动时,从小组的质量考虑,应尽可能为小组活动安排一个独立、封闭、适当的场所。 2、小组未正常实施时,考验的是社工的管理能力及秩序维持能力,但小组进入稳定的实行轨道后,小组过程各方面对于社工的要求是更加高的。小组的质量要得到较好的保障,社工的能力就必须经得起一定的磨练,但仍然不能操之过急。既可从以往的活动经验中获得收获,也应拓宽眼界,多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学习。在慢慢的积累中,经验就会自然发挥作用,若太过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 |
活动日期 |
2011年9月26日 |
小组节次 |
第三节 |
组员人数 |
7人 |
出席人数 |
5人 |
活动地点 |
宝屯图书馆 |
活动时间 |
20:00—20:40 |
小组记录 | |||
一、 目标 (一)引导组员认识仪容的重要性 (二)通过组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学生礼仪 (三)系统学习学生礼仪知识 二、 小组过程记录 (一)本节内容: 1、情景模拟:礼仪小天使驾到 2、选朋友 3、我知道的学生礼仪知识 4、讲授学生礼仪知识 5、下节预告 (二)过程记录 1、小组情况:本节小组只出席5名组员,缺席两名(一人在家写作业,一人不参与) 反思:上节小组结束后,与组员沟通不到位(如没有强调周一晚上开展小组,只要求组员在开放时间都过来),导致组员没有全部出席。另一名组员已来到图书馆,但邀请其参与到小组中时,该组员又离开。小组结束后已跟进该组员,但未了解到组员不愿参与的原因。 2、情景模拟:每一位组员都担任“礼仪小天使”,对除自己以外的组员从头发、衣服、脸部、手部及整体情况5个部分进行仪容评分。此环节采取了5位组员同时进行评分的方式,过程中组员的投入程度较高,没有再发生组员中途离开小组的事件; 不足:部分组员会在评分时与他人进行交流,出现互相商量给彼此打高分的情况;部分一年级组员对于该环节不了解,不知如何完成任务。社工及时制止并处理以上情况,但此环节实施的预期效果也受到影响(有失公平)。计划中是对每一位组员的仪容进行评分,通过比分对他们进行鼓励及引导,重视个人仪容对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3、选朋友。此环节原本设计了PPT,但当时时间较紧张,因此取消了PPT播放,而是采取社工提问的方式。通过多次两组不同人物的对比(仪容整洁者—仪容不整者),让组员选择愿意结交的朋友,引导组员认识到仪容的重要性。 组员在此环节中的表现都较好。但感觉,如果是PPT播放,效果会更明显。 反思:制定了计划就要去实施,不可遇到一些状况就放弃计划;或者对于计划,根据当时的情况在时间上进行一定的调整。 4、我知道的学生礼仪知识。组员独立思考,并在组内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学生礼仪知识。该环节组员的积极性较高,均主动表达自己,社工也引导积极者带动沉默者。所有组员均在此环节中得到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 反思:如何更好地发挥组内积极主动者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 5、讲授学生礼仪知识:社工系统讲述学生礼仪知识,并让组员轮流进行朗读,加深记忆。 反思:由于组员的识字数较少,在朗读时效果不是很好。需要思考更适合于该阶段儿童的互动及交流模式。 6、下节预告:总结本次小组后,鼓励组员将学习到的学生礼仪知识运用与实践,并预告下次小组时间,即10月9日,星期日晚上。 三、 评估今次小组 (一)小组目标基本达到,引导组员学习了学生礼仪的基本知识。 (二)小组效果比较一般。 原因:社工受组员不齐的因素影响,开展小组时的工作态度欠佳,比如情绪欠佳,缺乏足够的耐心,有些许心浮气躁等。 (三)组员表现较好,都比较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布置的小组内容,学习了基本的学生礼仪知识。但是在小组结束时,没有进行组员间分享,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不足:小组进行到最后,准备填写小组意见表时,因为图书馆内其他人已全部离开,组员便有些焦急,有家长来接孩子时,组员便直接离开了。社工没有及时处理好,参加者意见表没有填写好。 原因分析: 1、准备不足:对于组员的通知没有到位,没有进行强调。 2、社工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不足,一遇到此类事件,会自乱阵脚,不够冷静,导致计划没有实施。 四、 跟进 (一)组员跟进 1、对不参与小组活动的组员进行跟进,组员表示“不想去”,但未了解到更深的情况。待下节小组之前,会再与该组员沟通。 (二)社工自我总结 1、社工的工作态度对于小组的影响很大,因此需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准备,以及应对一些意外事件的心理准备。 2、阅读书籍,掌握带领小组的更多技巧。 五、 个人感想 1、社工自我反思后,要切实进行改善与提高 2、多学习他人的经验与技巧 |
活动日期 |
2011年10月17日 |
小组节次 |
第四节 |
组员人数 |
7人 |
出席人数 |
6人 |
活动地点 |
宝屯图书馆 |
活动时间 |
20:00—20:50 |
小组记录 | |||
一、 目标 (一)回顾掌握的礼仪知识 (二)通过组员的角色扮演,深化家庭礼仪知识 (三)系统学习家庭礼仪知识,引导组员自我表达 二、 小组过程记录 (一)本节内容: 1、热身游戏:大风、台风、暖风一起吹 2、角色扮演:家有儿女&家有父母 3、如果我是XX…… 4、家庭礼仪知识学习 5、下节预告 (二)过程记录 1、小组情况:本节小组共出席6名组员,缺席一名。 反思:本节小组原计划于上周开展,但由于组员不齐,导致无法进行。因此,本节小组开始前,社工提前到达,并与其他组员一起至所有组员家中一一进行通知,但最后仍有一名组员未到,会继续跟进该名组员的情况(通知时该组员答应按时到,最后仍然缺席)。 其他情况:小组自准备、到开始,其中一名组员始终不配合(该名组员自小组开展以来,对于小组的参与程度始终不是很高,社工曾进行跟进,该组员回答是因为近期身体不舒服),在参与了热身游戏后,对于后面的环节仍不投入,时时跑出去,最后便不再参与进来。考虑到整个小组的进度,社工仍然带领其他5名继续开展小组。 2、热身游戏:考虑到本节小组与上一节小组的间隔时间较长,组员之间有一定的疏离感,在本节小组中临时增加了热身游戏环节,以打破组员间的距离感,尽快投入小组。 在热身游戏环节中,组员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也尽力表现自己,组员之间的疏离感很快被打破,气氛很热烈,组员也很放松。 不足:在本环节中,有非本组组员强行参与进来,考虑到热身游戏与下一环节比较独立,也可通过增加人数来调动气氛,因此社工并未阻止,热身环节是较多人参与的。但在此过程中,社工较注重于发挥小组组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对他们进行鼓励。 3、角色扮演。热身游戏后经过休息,非本组组员均在劝阻下离开小组,余6名组员继续进行小组活动。首先总结了上节小组的组员表现及印花情况,鼓励组员继续努力。 角色扮演分别有两个场景:一是“家有儿女”(父慈女无礼),二是“家有父母”(父凶女乖巧)。通过让小组组员亲自扮演场景中不同版本的“父亲”和“女儿”两个角色,让组员切身体会到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交流间一些基本礼仪的运用。 分享环节:角色扮演者表达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一些感受,如对父亲的做法如何看待,对女儿的行为有什么想法等。组员均积极表现自己,并交流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中与父母相处的一些事件。不过,组员的分享都是比较浅层的、表面的。 4、如果我是xx。此环节给予每一位组员表达自己的机会,分别讲述如果我是父母,会怎样对待儿女;如果我是儿女,应怎样对待父母等。 反思:组员都比较踊跃,积极举手发言,较好地引导了组员经过自己的思考去领悟家庭礼仪知识。但因为时间将近9点,部分组员急于回家,因此发言比较简短。 5、家庭礼仪知识学习:社工讲述家庭礼仪知识,并对本节小组活动进行总结。 由于组员急于回家,社工的总结也较为简短,并简单预告了下一节小组,即结束了小组。 反思:社工应充分考虑小组组员的一些情况,如对小组的时间压缩、小组开始的时间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保证小组内容的完整开展。 三、 评估今次小组 (一)小组目标基本达到,引导组员学习了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 (二)小组效果较好。但由于结尾比较仓促,没有引导组员进行较深入的分享,学习到的知识没有得到较好的深化。 (三)组员表现较好,都比较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布置的小组内容,学习了基本的家庭礼仪知识。 反思:对组员进行的即时鼓励是对组员的支持,得到肯定即可强化他们的自我表现。 (四)不足:小组进行到最后,部分组员急于回家,因此结束得比较仓促,没有进行较好的处理,社工没有意识到上次的经验,并对小组时间进行较好的调整。 原因分析: 1、准备不足:对组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口头通知,时间、地点也十分明确,但可能没有对其强调小组的连续性及重要性,仍有组员缺席。 2、时间安排不当。没有及时根据上一节小组的经验,对于小组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导致最后小组匆匆结束,让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社工的自我反思需加强。 四、 跟进 (一)组员跟进 1、对缺席、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两名组员进行跟进,了解组员的想法及对小组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等。 (二)社工自我总结 1、每次开展小组之前,需对之前的小组总结进行一定的回顾,深化经验,杜绝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2、向他人学习经验和知识。 五、 个人感想 1、不断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 2、多学习他人的经验与技巧。 |
活动日期 |
2011年10月28日 |
小组节次 |
第五节 |
组员人数 |
7人 |
出席人数 |
6人 |
活动地点 |
宝屯图书馆 |
活动时间 |
20:00—21:00 |
小组记录 | |||
一、 目标 (一)回顾上节掌握的家庭礼仪知识、肯定组员表现 (二)学习人际交往礼仪 (三)现场运用人际交往礼仪 二、 小组过程记录 (一)本节内容: 1、上节内容及知识回顾,肯定组员表现 2、情景一:找朋友 3、情景二:真实体验之“风暴圈与温暖屋” 4、学以致用:人际交往突发事件处理 5、一人一句活动感受 6、下节预告 (二)过程记录 1、小组情况:本节小组共出席6名组员,1名组员感冒请假。 小组总体情况:本节小组情况良好,参与组员都十分投入活动,认真参与,在分享环节也均纷纷表达个人的感受及想法,小组目标基本达成。 其他情况:小组总体情况良好,但过程中仍发生一些小插曲,主要是部分组员之间的争执及少部分组员的偶尔离组。这些组员会于下节小组前与他们进行一对一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于小组的一些看法及感受,并进行反思。 2、上节回顾,组员表现公布。首先带领组员回顾上节知识,并询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掌握到的礼仪知识的运用情况(下一节小组将布置小组任务,以更好地达到鼓励组员运用知识技巧的目的)。组员表现公布时,大家都十分迫切,对于自己的得分十分在意,说明在小组中对组员进行肯定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激励部分得分较低的组员,这一方法仍需进行思考和摸索。 3、情景一:找朋友 社工向组员展示10张不同表情的人头图像,让组员从中选择1位以上的朋友,统计每个表情的得分情况后向组员进行公布,并总结。10个表情分别为:傲慢、微笑、生气、开心、骂人、伤心、难过、害怕、不理你。 在总结之前,首先鼓励组员分享自己选择了哪一些表情,选择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待每一位组员分享过后,社工再总结大家的发言。由得分最高的表情朋友——“开心”出发,通过讨论为何这一表情最受欢迎,为何另一些表情得分很低等,引申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开心的魔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选择面带微笑、每天都开心的朋友,那么别人自然也希望朋友可以开心的面对他。因此,自己开心、也让别人开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法宝。 不足:在本环节中,有两名组员因为座位问题发生争执,在当时社工未能成功化解两人的矛盾,而只是把他们分开,将小组继续进行下去。应在下节小组前,对这两名组员进行跟进。 4、情景二:真实体验之“风暴圈与温暖屋” 组员分为两组,一组拉手围成圈,其他组员进入圈中。第一步,圆圈组员不停重复“你真讨厌”等斥责话语,神情严肃,面对圈内组员持续一分钟;第二步,圈圈组员不断重复“你真可爱”等夸奖话语,面带微笑面对圈内组员持续一分钟。结束后,圈内组员与圆圈组员调换位置,再玩一遍。但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因为组员秩序较为混乱,担心继续玩下去难以维持,导致状况更加混乱,因此该环节只进行了一次。 分享环节:组员在体验时十分开心,情绪也很高涨,但秩序有些混乱,社工不是很满意,但在分享环节时,组员却对此环节很满意。分享时首先让组员表达比较喜欢哪一环境,是“风暴圈”——“你真讨厌”的语言攻击,还是“温暖屋”——“你真可爱”的赞赏话语。组员均选择后者。对活动的感受,组员均表示很好玩,觉得很开心,特别是在“温暖屋”体验时,觉得很开心、心情很好。最后社工做了简单的总结,即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温暖,因此在交友过程中,只有待人温暖、真诚,才能交到许多好朋友。 5、学以致用:人际交往突发事件处理 此环节目的在于加深组员对于人际交往礼仪技巧的掌握,并在情景模拟中加以运用。每位组员抽取到一张纸条,上面有不同的冲突场景,由组员作出反应,并由下一位组员作出评价、讲述理由,然后继续展示自己的情景。 组员都认真考虑自己的场景,并思考应对方法,组员的个人想法都得到表达。但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其他组员发表看法的时候,有部分组员会比较捣乱,不认真听,没有安静下来,社工在这方面情景的处理也比较缺乏。 反思:影响到小组进程的一些组员行为,应在小组内解决,也可对其他组员进行鞭策,但不可避免就会影响到本次小组的内容完成及进程,因此这一问题需继续进行思考。 6、一人一句活动感受。 通过让组员对活动进行一句话的感受分享,能更好的看到活动的成效及需改进之处,也为组员更多的表现自己、更投入地参与活动提供了机会和鼓励。但之前并未很好运用这一环节,在以后的小组中,要多加运用。 7、下节预告。本节小组的气氛一直较为热烈,小组结束时组员仍留下,并表示对下一节小组的期待。 想法: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组织组员利用小组结束后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组员与组员进行一些较为轻松的交流,也有利于小组组员的友谊,更好发展小组凝聚力。 三、 评估今次小组 (一)小组目标基本达到,引导组员学习了人际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 (二)小组效果较好。组员参与程度好,对小组的安排、内容等都较为满意。若小组过程中一些问题能处理得更好,那小组的效果会更有效。 (三)组员表现较好,主动完成小组任务,并积极分享,但还没学会倾听他人,这是社工今后在小组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四)对组员的鼓励很必要,对表现不好的组员进行鼓励更加比较,但也比较难以操作,需要社工努力做出改变、改进以及尝试。 不足:小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没有得好较好的处理,无法避免类似的情况会在小组中重复发生,并继续产生不良的影响。 原因分析: 1、社工个人处理事件经验欠缺,现场反应也不够迅速,在事后才思考到更好的应对办法,应努力加强。 四、 跟进 (一)组员跟进 1、小组活动过程中出现状况的组员进行跟进,通过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对小组的态度和看法。 2、对小组开展以来,分数较低的组员进行跟进,肯定组员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二)社工自我总结 1、每次开展小组之前,需对之前的小组总结进行一定的回顾,深化经验,杜绝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2、向他人学习经验和知识。 五、 个人感想 1、不断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 2、回顾小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状况,并思考应对策略,思考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如何处理。 3、多学习他人的经验与技巧。 |
活动日期 |
2011年11月10日 |
小组节次 |
第六节 |
组员人数 |
7人 |
出席人数 |
7人 |
活动地点 |
宝屯图书馆 |
活动时间 |
19:10—20:00 |
小组记录 | |||
一、 目标 (一)测试组员所学知识,评估小组成果 (二)肯定组员的表现,鼓励组员 (三)处理组员离别情绪 (四)总结小组 二、 小组过程记录 (一)本节内容: 1、关于小组知多少 2、礼仪知识大比拼 3、小组历程回顾 4、组员表现分数公布 5、发放纪念礼物、小组离别合影 (二)过程记录 1、本节情况:计划中小组应于上一周已结束,但由于部分组员一直未到,拖到现在。本节小组开始前,社工与部分组员一起至所有组员家中进行通知,最终所有组员均到场。 原因分析:虽然小组开始前,已经多次通知组员小组开始时间及地点,但仍有部分组员未按时到场,将小组一直拖延下来。小组开展的时间拖得太长,是一个原因;另外也表明了在后期,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组员对于小组的归属感在慢慢减弱,社工在小组的每个阶段都应特别注意小组较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2、关于小组知多少:此环节用以测试组员对于小组的了解及掌握程度,也可由此看出小组对于组员产生的一些影响。由社工提出与小组相关的一些信息,组员分为三组抢答。 效果:由组员的回答看出,组员对于整个小组的一些情况了解得不够透彻,说出的一些内容也不够全面。 原因分析:(1)社工在小组过程中,对于组员的强调还不够,组员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组员甚至不熟悉自己参与的小组,就更难去掌握小组中讲述的知识了。 (2)小组组员为一、二年级学生,因此在设置小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组员的学习接受能力,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讲述方式等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让组员能真正学到知识,并消化掉,可以真正学以致用。 3、礼仪知识大比拼:通过前面的分组,形成“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及人际交往礼仪”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依次就本队的礼仪知识,对其他领队进行测试,社工进行评分。 组员对比赛类的形式很有兴趣,积极踊跃参与,但容易出现一种状况,即组员失败后,就失去对小组的兴趣,对小组产生负面的情绪,并消极回应,甚至产生离组情绪。对于这部分组员,社工一直没有较好的应对策略,除了勉励组员“继续努力,还有机会可以得到分数的”之外,感觉说太深奥的道理,组员也不一定理解,而如果让组员进行反思“为何自己回答不上来”,组员的反抗情绪也会比较严重,感觉还是需要多一些临场的应变经验会比较好。 4、小组历程回顾:总结组员测试的情况,并肯定其在小组过程中的收获。对小组历程进行回顾,表明小组将于本节结束。 社工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组员对于小组的感受分享,以及组员离别情绪处理。 在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如小组开展进度、小组计划实施情况、组员表现等等均容易影响到社工对于工作的细致、严禁态度,较易出现一些漏洞。在今后应特别注意。 5、组员表现分数评定:自小组开展以来,一直都对组员的表现进行总结及评定,作为对小组组员的鼓励,对组员产生了一定的激励作用。组员对于自己的分数都十分关注,对于成绩的取得也十分开心。遗憾的是,没有让组员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得分及其他情况做一个交流及分享,小组的教育意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6、发放纪念礼物,小组离别合影。组员对于纪念礼物期待已久,礼物可以是对他们的肯定,也可以是对他们的鼓励及勉励。礼物不论大小,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小组离别合影。在此环节中,组员表现了对小组的不舍,但社工没有组织讨论,让大家进行一个分享,因此离别情绪没有得到一定的处理。 三、 评估今次小组 (一)小组目标达到,对小组进行了总结,小组顺利结束; (二)不足:有部分较重要的环节没有实施或者实施的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原因分析: 1、小组已开展到最后一节,社工的心态较为急切,而原定开展时间又一再推迟,导致心态更加急切,以致于在准备小组流程时,忽略了其中较重要的一些环节,如组员对小组的感受、对自己表现的总结、对其他组员的态度等等,都没有进行分享,感觉小组有点虎头蛇尾,没有较好地处理好小组最后一节。 四、 跟进 组员跟进 1、组员对于小组的感受和想法是十分重要的资料,对于今后开展小组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未在小组中进行分享,但亦可对组员进行跟进,收集他们对小组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以对今后的小组作出一定的改善。 2、对小组过程中出现离组、消极对待小组任务的组员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其对小组的期望,并跟进其意见。 五、 社工自我总结 1、“礼仪之‘帮’”是独自一人开展的第一个小组,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不足,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汲取本次小组经验,更好地开展下一个小组。 |
六、小组目标达成情况及相关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
1、组员学习到了一定的礼仪知识,并加以运用。
2、对于小组的归属感,组员都有一定的认识,并遵守小组契约。
3、组员之间经过较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了一定的良好关系。
(二)主要评估方法
1、与组员一对一交流,收集活动意见及感受。
2、要求组员请父母写下寄语,以评估组员家庭礼仪方面的改变。
3、跟进组员出席、参与小组的情况评估小组效果。
七、总体反思
在小组准备、开始、到结束的阶段,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也有相同的问题重复出现,现对某些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希望在不断的反思与改进中,收获到更多的经验与成长,也作为今后工作开展的借鉴。
(一)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较弱
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在小组开展始终都比较薄弱,对小组的认知也较浅,因此导致组
员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
原因分析:组员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为有限;组员对小组的兴趣一般,小组未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其他原因,如未完成作业,父母禁止出门等等。
建议:在小组开展始终,都需要对组员的意识进行不断的重复、强化和深化,以提升他们对小组的认知;小组内容实际切合组员需要,增加小组的吸引力;践行小组契约,让组员重视小组、珍惜小组,认真对待每一节小组活动。
(二)小组分享时,组员主动性较低
原因分析:组员年龄较小,未形成个人的某些想法和意见;羞于表达自己,害怕被嘲
笑;对于小组的感受不深。
建议:小组内容设计得简单、易于接受;鼓励组员,并对积极发言组员实行奖励计划。
(三)工作员的小组带领、引导能力限制小组效果的更好发挥
原因分析:工作员经验不足;对于小组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未能及时进行改进;预备方案灵活性不高。
建议:总结工作中的每一份经验,并在下次活动中加以改进;向同事、同行学习,丰富个人的知识及理论;定期阅读书籍,不断丰富学识;对于方案书需重视,不断进行修改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