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理论 > 正文
关于东莞市深化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发文单位:广东省民政厅   作者:杨东如  …  更新时间:2017/4/3 17:18:05   浏览次数:626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从属于就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已经被打破,昔日的单位人逐步转变成为社会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努力改善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来,根据中央、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社区建设的相关要求,东莞市紧紧围绕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推动了全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全市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自治和管理得到巩固,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区文明氛围日益浓厚,为构建和谐东莞、幸福东莞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

    一、东莞市社区建设的探索实践

东莞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不设县(区)直辖镇(街)的地级市,地处珠三角经济走廊中心,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5.48万人,下辖28个镇、4个街道、4个开发区和595个村(社区),其中农村社区350个、城市社区245个。近几年,东莞市社区建设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东莞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姚康为组长,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民政局等3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全市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各镇街也相应成立了镇街一级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促社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驻区单位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协调沟通有关部门、总结推广社区建设经验、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部门开展的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领导核心作用;公安部门积极推进警备进社区措施;卫生部门努力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人力资源部门不断提高社区再就业服务水平;科教、文体、司法等部门积极开展了四进社区活动;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组织也都努力为社区建设多做贡献。各驻社区单位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工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实事共办,推动了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发展。

(二)推进村级体制改革,有序理顺村级组织架构自2009年开始,东莞市正式铺开了村级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旨在通过这一改革解决村级管理中存在的行政负担过重、政社关系不清、自治功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三年以来,市一级财政共投入了3500多万元支持开展村级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减少社区管理层级。以莞城、黄江、厚街三个镇街为试点,开展社区扁平化管理试点工作。通过撤村合居、撤组并社的方式,将莞城街道原9个社区整合为8个,72个居民小组撤并为43个,把黄江镇全镇19个村、1个社区撤并为7个社区,撤销厚街镇125个村民小组一级建制,推动村组两级事务管理向社区一级管理过渡。通过探索社区扁平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了社区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能。二是分离村级行政和自治职能。以莞城、黄江、厚街三个镇街为试点,探索在村一级层面设立作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派出办事平台的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原村委会负责的行政和公共管理事务,以此来解决村委会的负担。目前,三个试点镇街主要通过一社区一中心的模式,共建成了38个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担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118项行政和公共管理工作,实现了村级行政职能和自治职责的相分离,还原了村委会的自治地位,构建了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与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的农村基层管理架构。三是统筹社区公共管理。针对过去村一级治安、环卫管理中各自为政、负担沉重、人员庞大、水平参差等现象,以统筹村级治安、环卫为抓手,选取石龙、中堂、长安、高埗四个镇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由公安、综治部门整合村级治安队员,将村级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化运作,建立公共财政对村级公共管理的转移支付机制,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减轻了村一级的经费负担,为社区各项服务全覆盖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厚街、洪梅两镇为试点,采取直接合并、设立分社、会计委派等方式,大力推进组级经济统筹发展。截至20128月,两试点镇全部完成了17个社区的组级经济撤并工作,有效整合了村组两级土地、资金等资源,遏制了组级经济超额分配现象,促进了集体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社区生活环境围绕社区村庄规划化、道路硬底化、交通便利化、卫生清洁化、能源节约化、生活现代化的六化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的村容村貌、治安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社区居民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一是美化农村居住环境。2010年,在圆满完成旧村整治的基础上,东莞市大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把创建80个宜居社区列入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事的十件实事,成立了1.6亿元专项资金,以每个200万元的标准资助80个社区整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河涌池塘清淤等农村环境脏、乱、差项目,绿化村庄道路、河涌堤岸、乡村公园等村内公共场所,完善村内道路、路灯、危桥、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及文体、休闲、市政、旅游标识系统等公共设施。通过创建宜居社区,引导各示范社区建设好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美化社区居住环境。2011年,中堂镇潢涌村等9个村被推荐为全省第一批宜居村庄的创建指导点,全市80个社区成功创建为宜居社区。二是改善农村治安环境。2009年起,东莞市进一步加大平安社区的创建力度,每年把基层治安整治工作列入为民办事的十件实事之首,通过提升社区治安联防力量、完善基层警力配备,推进科技防控进社区,改善社区治安环境。四年来,全市各级共投入4700多万元,累计创建平安社区”535个,新装视频监控系统1193个,增加其他技防装备498套,共建成封闭半封闭式小区2500多个,每个社区实现一村一警一站(警务室与综治维稳工作站),治安防控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构建了管理规范、运作有序、公平公正、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三是突出农村人文环境。2011年始,东莞市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开展名村创建活动,计划用5年时间,重点打造约60个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有较高知名度的宜居幸福名村,进一步突出我市社区的人文特色和自然风貌。其中,2011年,市财政设立了名村建设专项经费7100万元,按照市级名村600万元/个、镇级名村奖励投资总额的20%的补助标准,引导各示范村建设文化长廊、特色产业宣传栏、人文雕塑等设施,修缮和维护古村落、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农田、山林、湿地、古树整治与保护工作。目前,全市共打造了茶山镇南社村等7个市级名村和石龙镇西湖村等22个镇级名村,进一步提升社区的人文环境,带动全市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近几年,市、镇两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完善社区文化、卫生、体育、养老、助残等五大类服务设施。据统计,各社区建有多功能活动室325个、文化站40个、图书阅览室299个、卫生服务中心(站)402个、户外文体小广场539个、体育健身路径917套、星光老人之家448个、残疾人活动场所138个,社区服务设施总面积达38.4万多平方米。全市350个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均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其中90%以上达到500平方米,办公场所均设置了集政务咨询、受理、办理于一体的一站式办事窗口,方便社区居民办事。在此基础上,为全面整合社区服务设施,搭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2011开始,东莞市连续三年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事的十件实事,先后投入了8000万元打造了45个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集福利性、公益性、便民性等各种设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把社区各种服务设施集成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免费向群众开放,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东莞市致力于拓展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公共服务,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医疗卫生方面,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社保定点医疗机构,每个社区均配有1所以上的卫生站,覆盖825万常住人口,居民步行15分钟可就近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劳动就业方面,各社区共组建了村民车间”484个,安置属地劳动力1 .8万人,统一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免费向城乡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援助、补贴申请等公共服务。实现了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全覆盖。文体服务方面,积极开展义务体育培训、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月、体育先进村评比等活动,组织10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每年至少为4000名群众免费提供各种体育项目培训。先后投入了5.6亿多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帮助原基础文化设施落后的192个社区开展 “五个有工程建设,新增藏书量达60万册,新购买电脑2201台,购置文体活动器材4841件(套),实现基层文化设施的全覆盖。三是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在丰富社区服务内容的同时,东莞市注重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一方面,积极推进专业社工进社区,2009年至今,市、镇两级财政投入了1.5亿元,培养了768名专业社工,在妇联、司法等10个部门共设置了289个社工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矫正、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帮扶帮教等专业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的社会化运作,2011年至今,东莞市通过公开招投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11家公益性社会组织负责4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的运营管理,以及参与特色示范社区的创建,将东莞市社区打造成为固本强基型、民主自治型、管理规范型、安全宜居型、环境优美型、文明风尚型、文化学习型、体育康乐型、服务便捷型、创业保障型等不同类型的特色示范社区初步构建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驱动、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体系。

加大欠发达社区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为确保社区建设实现全覆盖,东莞市将扶持欠发达社区的发展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议事议程,通过采取财政倾斜、示范带动、责任帮扶等措施,促进欠发达社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全覆盖的步伐。一是支持欠发达村社区建设。2007年至2009年,东莞市政府每年安排840万元,资助全市84个扶贫村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改善扶贫村收不抵支的现状,促进我市社区建设平衡、协调发展。几年来,有的村利用资助经费装修了办公场所、购买办公电脑,有的村将专项经费与镇、村的经费一起,用于修建村内小公园、健身路径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欠发达村的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为推进扶贫村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强化扶贫村的社区建设意识,推动全市社区建设的平衡、和谐、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加大公共财政补助力度。近年来,东莞市不断完善市、镇(街)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欠发达村发展的优惠政策,如补助欠发达村改造老化水管、完善消防装备、建设基础文化设施,全额免除欠发达村支付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费,实施欠发达村用地收费返还制度,延长欠发达村扶贫贴息借款期限等,加强对欠发达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的支持力度,使市级财力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城乡社区的统筹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定点帮扶机制。参照省的做法,东莞市在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升级加力开展市内扶贫工作。从2010年开始全面启动市内扶贫双到工作,排32个镇街、90个市直(中央、省属)单位和8554名市镇干部,以9个欠发达镇、90个欠发达村和4078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低保困难户为帮扶对象,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市政府每年安排定点帮扶资金2700万元,目前已为5000多名低保困难群众发放就业激励补助资金1400万元,结对帮扶的对象中有3429户家庭收入水平达到脱贫标准,脱贫率达84%,加快欠发达村和困难群众脱贫步伐。

二、东莞市深化社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东莞的基层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成为政府推动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但是,在全市城乡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社区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凸显,基层社区管理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急待解决。社区建设的总体环境复杂多变、体制机制急待创新、基本任务艰巨繁重,给当前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社区建设的总体环境复杂多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矛盾纠纷调处难度加大,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时,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要求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统筹城乡民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和完善为民解困的长效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提出了紧迫要求。

二是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急待创新。当前,东莞社区管理模式大多是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套班子、一套人马,公共管理任务繁重,权责错位,社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社区建设的社会参与较低,社区建设的人才短缺,社区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欠发达的社区办公用房和基础服务设施比较简陋,难以有效地开展服务工作和社区活动。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完善。社区建设的领导工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社会准入机制、财政投入机制和基层管理机制都急待创新。

三是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艰巨繁重。东莞市常住人口800多万,其中新莞人近80%。人口结构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与社区发展的包容性和协调性的矛盾带来的社会秩序方面的挑战。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也日益复杂。人口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样。居民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公民意识逐步深化,对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更广泛、平等地依法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动员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区管理,成为东莞社区建设中需要迫切解决的基本任务。

三、东莞市深化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区发展体制机制

1.加强社区统筹规划,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在强化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作用的基础上,成立市社区建设办公室,挂靠市民政局。主要协助市委、市政府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负责制定、审核全市社区发展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研究制定有关社区发展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统筹协调全市各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各镇街及全体市民开展社区建设,督促、指导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审核市各有关部门购买村(社区)相关工作服务项目,监督组织实施;尊重各镇街在社区建设方面的首创精神,理顺市、镇街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社区发展中的政策保证和财力保障等问题,使社区建设成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

2.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以撤镇并区为导向,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形成统筹发展、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架构和服务有力、便民利民的管理体系。一是强化统筹力度,充分发挥市社区办的作用,在横向上通过部门设置集约化,将涉及社区建设的综合管理部门、专项管理部门、相关单位纳入到社区建设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工作规范和奖惩标准,实现职能范围的合理定位与职能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整合规划、国土、环保、公安、农业、城管、工商、文化、体育等部门的社会资源,形成统一的社区建设资源平台,实现社区建设资源的统合共享。二是以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在纵向上改革垂直管理体制,理清上下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减少管理层级,推动管理方式与工作方式创新,创建一级政府、集中服务的扁平化管理新模式。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区准入机制。全面清理政府部门职责,按照行政职能归位、服务职能下移原则,将社会能够自主解决、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解决的事项都转移委托出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需下放、转移、取消的职能事项目录,属于政府和职能部门依法承担的行政性职能和工作不得向社区居委会转移;对社区居委会需要承接的行政性事务和本属政府职能的社区服务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进入社区的行政工作和社区服务项目,首先必须向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和实施方案,经审核批准进入社区的行政事务应以购买服务形式进行委托。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向社区居委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工作条件及政策指导。

4.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完善财政投入体制。一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引导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进一步加大财政在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就业服务、社区保障、社区环境、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为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坚实基础。二是加大市镇两级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确立社区建设的常规投入机制。市镇街两级政府以直接拨付和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社区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比例逐步增加,探索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基础、募集社会资金为辅助的社区建设基金,形成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5.引入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社区管理机制。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相辅相成。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是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一是充分认识在社区管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将社会工作制度作为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手段。二是建立在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机制,从人性化管理与柔性管理出发,按照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规模和服务对象的数量、服务内容等,探索形成以社区为平台、以机构为依托、以政府资源为主导、以社会资源为补充的社会工作发展方式。三是明确在社区管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操作步骤。在不改变现有机构设置、编制的情况下,逐步引入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才进入社区工作事务性岗位。

(二)深化村级体制改革,实现社区资源合理配置

1.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村级管理体制改革。第一,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设在村(社区)的办事服务平台,履行原村(居)委会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村(居)委会负责村(居)民自治事务和社区服务工作,以解决村(社区)政务与村(居)务不分、职能不清的问题。第二,各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原则上要求与现社区居委会办公大楼合署办公,以达到优化结构、统筹资源、方便群众的目的。社区政务服务中心采取一人多岗、一人多责的工作模式,实现基层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门式办理和一站式服务。第三,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原则上实行人员招聘、管理、报酬的统一,在办公设施、办公费用、财政预算等方面逐步实现由市镇街两级财政实行统筹,村(居)委会协助,三级共担责任。

2.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统筹。对于组级经济薄弱、发展较为平衡的村、社区,由村一级统筹小组一级经济,整合资金、土地、物业等资源,提升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对于经济欠发达又缺乏发展潜力的村,在不影响农民原有利益分配权的前提下,采取一步到位的方法,由镇统筹村级经济,实现村级经济规模化发展。二是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村、社区,成立村级物业管理公司,集中管理集体物业,提高集体资产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集体经济收益;对于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社区,成立实体公司,由收租型、粗放型逐步转化为实体型、科技型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模式。逐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村级集体经济,设定一定标准,达到标准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聘请职业经理人或专业运营团队经营集体经济,提升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本土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以满足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人才需要。

3.统筹村级治安环卫工作,创新公共事务运营模式。统筹村级治安、环卫管理,既是减轻集体经济负担,提升村级公共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全市村级公共管理事务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由镇街综治部门牵头成立治安联防大队、巡访大队等,对各村治安员统一整合,由专人负责指挥调度整合后的治安队伍,协调安排具体工作,统筹村级治安管理,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各村治安人员数量由镇街根据村管理范围和难度统一核定,人员由镇街统一招聘和培训,经费先由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共同承担,逐步实现市、镇街两级统筹负担。其次,统筹村级环卫治理,改善村(社区)生活环境。由镇街城市管理部门统筹,可以镇街为单位成立环卫公司,或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的环卫公司,承接村级环卫治理工作,建立起集环卫清扫、日常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和终端处理的一体化服务,同时兼管村级绿化管理工作。环卫人员数量根据各村面积核定,经费由各村(社区)根据人口数量、地域面积、日产垃圾量、财务状况等不同因素实际分摊,市、镇街财政可给予适当补贴。通过统筹治安、环卫工作,达到优化队伍素质,强化工作管理,减轻经费负担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城中村和旧屋村改造和整治,推广围合院区式创建,大力推广门禁卡加视频监控的做法,提高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逐步将村(社区)治安、环卫工作推向社会,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承包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三)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实现社区自治水平提升

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基层民主,建立充满活力的社区自治体系;明确社区事务的治理主体,合理区分社区行政事务与公共事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保障社区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对社区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居民自治体制。一是完善以四个民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推进基层社区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探索新形势下居(村)民参与选举的新方法、新途径,稳步扩大民主选举覆盖面。到2020年,争取全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选率达到50%以上。二是广泛建立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四会制度,不断完善社区服务承诺制度以及居民代表联系制度、社区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以党务公开、财务公开、居(村)务公开、服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群众评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切实保障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2.整合各类社区组织,夯实民主组织基础。一是积极发展社区专业服务机构、志愿者协会、邻里互助社、业主大会、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以及其他社区社会组织。二是充分整合社区内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及驻社区单位等各类组织力量,按照以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为主体、业主委员会、各类社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成立社区自治协调委员会,实现社区资源整合和共享。

3.畅通舆情联络渠道,创新社区表达机制。一是建立党员议事会、党代表工作室等新型联络载体,搭建党委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有效平台。二是建设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和解决通道,通过设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待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社区、民愿接待室,以及居民论坛、网上论坛等有效形式让居民群众以理性、合法、便捷的方式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

4.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创新社区参与机制。一是以社区自治组织为载体,构建社区组织化参与机制,拓宽社区主体的自治渠道,形成社区居民的有序参与格局。二是举办社区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民主氛围,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法律意识、权利责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引导社区居民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从无序参与向有序参与过渡。三是鼓励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和其他社区精英通过提名、换届、选举等合法程序进入居委会、业委会和其他社区队伍,培养社区自治的领袖人才,发挥其在社区自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社区自治能力与水平。

(四)构建社区服务体系,促进民生需求有效满足

1.以便民利民为准则,加强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加强社区规划,优化社区布局。社区规划应坚持选址得当、土地使用类型多样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传统等原则。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确立多元投入机制。确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经费纳入市、镇街两级预算管理体制,加大公共经费投入力度。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为建设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加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市社区办负责统筹规划全市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统一建设标准和规模,统一建设安排和管理。市城乡规范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我市新建住宅物业社区公共服务用房配建标准,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应为独立成套的单体空间,拥有独立使用通道,满足社区居委会一站式服务和居民集体活动需求,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配备独立水、电、通讯等基本条件。原则上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应设置在住宅小区临街一层方便居民出入的方位,不得设在三层以上(含三层)、地下室、架空层、夹层、走廊、出口偏僻方位。强化资源整合,凡市有关部门投放建设的社区服务设施,要报市社区办审核同意后方可纳入市财政预算,避免社区服务设施重复建设,财政资金重复投入。四是加强建设力度,扩大服务设施覆盖率。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按照人口规模,参照地域面积、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和功能定位等因素,进一步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力争到2020年,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分别不低于20 平方米,全市80%的社区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

2.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丰富社区服务内容。着力构建涵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专业服务、居民自助互助服务以及社区商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网络,最大限度满足民生需求。一是政府公共服务。以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与完善社区就业与社会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治安与法律援助、社区文化体育、社区老年服务、社区少年儿童与妇女工作、社区环境整治和保护等公共基础服务。二是专业社会服务。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为社区全体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包括老人日间照料、青少年(儿童)服务、妇女及家庭服务、新莞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低保及贫困人群服务以及其他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三是居民自助互助服务。引导与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开展治安、卫生、家政、教育、为老、助残、帮困等志愿服务,构建党委政府倡导、社区组织扶持、共产党员带头、专业社工引领、驻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互助网络体系。四是社区商业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提供社区便民商业服务、代收代缴服务、家政服务等经营性便民利民服务,重点发展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物流配送、快递派送和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

3.以新型理念为指引,创新社区服务方式。一是改革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整合社区资源,鼓励社区内的学校、事业单位、企业、培训机构等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争取到2015年,80%以上的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基本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协调、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二是发挥市场作用,拓展社区服务产业化道路。坚持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与社区发展建设相结合,坚持市场行为与公益行为相结合,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力度,推动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社区服务龙头企业,使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形成品牌示范效应,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的社区服务,有效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五)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建设政社互动

社区社会组织是未来公共服务提供的新支柱之一,也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功能。力争到2015年,每个社区拥有5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并形成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组织格局,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1.创新登记备案机制,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出台《东莞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减少登记、批准环节,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申请、审核、审批制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一批社区社会组织。制定和落实税收、房屋租赁、场地使用、设施配备等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增强企业向社会组织捐赠的积极性。建立登记、备案双轨工作机制,对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到相关部门进行注册登记,暂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由社区居委会初审、报镇街主管部门核准后进行备案管理,等达到条件后再进行注册登记。对社区已有的准社会组织进行梳理归并、分类管理,并按照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的要求进行规范整合。

2.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持续发展。一是分类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优先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壮大文体健身类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健全维权类社区社会组织、倡导建立慈善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适当建设事务类社区社会组织。二是持续推进组织能力建设。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公益孵化基地为技术支撑,培养造就一批有经验、善管理、讲操守的社区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和精英骨干,重点推介一批具有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力的品牌组织,加强社区社会组织专业服务能力、自治自律能力、发展创新能力三大能力建设,推动其持续发展。

3.革新考核评估方式,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一是探索枢纽式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由市社区办统筹协调,登记管理机关规范指导、镇街筹划运作、社区居委会负责落实的三级管理模式,形成条块结合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根据社区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推动相关领域成立行业协会等管理型社会组织,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效能。二是革新评估监管机制。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与社会组织诚信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综合监管机制和社会组织动态监管机制,将年度检查与日常监管、绩效评估、信用建设、执法查处相结合。出台行业建设标准与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以评促建,奖优罚劣,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标条件的主要依据。

4.加强资金组织支持,健全社区社会组织保障机制。一是加强资金扶持。通过市财政预算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购买岗位、项目资助、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民生服务。政府直接向服务机构购买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社区矫正等专业服务,一些事务性、辅助性的事项,也可以有偿委托社区社会组织办理。二是加强组织扶持。加强各级政府、社区居委会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联系、沟通,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借助媒体、网络加大对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的舆论宣传,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知名度与声誉度,营造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

(六)优化社区人才队伍,促进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把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健全市社区办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社区负责管理的人才工作机制和网络体系。根据社区管理、社会福利、社会工作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实际需要,按不同层次、分门别类推进社区工作人才梯队建设。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不断提高社区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

1.创新社区人才选拔培育机制。一是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推行社区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制度。采取公开招聘、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人才选拔形式,面向社会招聘高校毕业生、企业下岗转岗的中层干部或经验丰富的基层人员充实到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二是完善社区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市、镇街两级人才引进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引才方式,完善引才政策。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社区建设英才培养计划社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社区青年英才资助计划等,吸引优秀社会建设人才投身社区建设。三是完善社区人才培养机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培训机构,设立社区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培训;按照社区工作需要和优化干部知识结构的要求,以奖励、津贴等形式支持社区服务人员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加强社区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合作,探索建立高校学生社区实习制度,鼓励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社区开展服务;强化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自治组织等人才班子建设。四是积极推进社区干部轮岗交流。实行公开招录机制、新录用公务员社区锻炼机制,加大社区工作人员与城建、司法、民政、计生等职能部门和镇街纵向部门的挂职锻炼和双向交流力度,提高其业务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2.着力打造三支社区人才队伍。要创新工作手段,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培养、培育力度,不断提高我市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社区人才队伍。一是建设社区专职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万名社会建设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对社区专职人员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鼓励他们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与学历教育及相关职业资格水平考试,推进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及职业化进程。二是建设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合理开发、规范设置社区社会工作岗位,统筹推进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满足社区行政管理、服务机构发展和专业实务推进的社会工作人才。推动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的发展,提高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水平。三是建设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加强志愿者组织化发展,推动志愿者项目化建设,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志愿者管理,丰富社区志愿活动,提高志愿者专业化水平。

3.完善社区人才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完善人才考核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标准体系和评估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续聘、解聘、奖惩、调整岗位和晋升工资的依据。建立社区工作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能力水平认证制度,制定社区工作者从业资格标准,对现有社区工作者进行登记,并组织开展上岗培训和职业水平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二是完善社区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社区工作者待遇保障,建立公平合理、自然增长的工资分配制度;加大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市人才奖励体系,开展年度优秀社区工作者评选活动,并予以表彰奖励;推荐、吸纳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加大人才选拔力度,形成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人才晋升机制。

(七)强化社区物业管理,加速社区事务协同管理

物业管理是现代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担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依托物业管理推动社区管理,是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能力,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分类分层推进,统筹物管步伐。东莞社区类型复杂、物业管理起步较晚,根据社区形态、居民需求和承受能力,实行统筹规划、分类推进、规模开发、逐步普及的原则,稳步推进物业管理服务进社区。对新建住宅小区,一律实行规范化物业管理。加大对老城区住宅小区的整治改造力度,编制老城区住宅小区综合改造规划,引入物业管理或准物业管理运作。争取到2020年,主城区物业管理基本全覆盖。充分尊重村改居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业主意愿,由社区自主选择聘请物业管理企业或社区自助式物业服务形式。争取到2020年,农村社区及村改居社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50%

2.加强分工协作,探索协同管理。一是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行物业管理属地管理,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探索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镇街和社区居委会共同监管、业主自治组织自主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与机制。二是依照各司其责、分工协作的原则,建立由镇街、房地产管理部门牵头,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联手,市规划、房管、建设、民政、物价、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涉及物业管理的矛盾纠纷及综合性问题。三是处理好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之间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指导协调物业管理,物业管理企业支持协助社区居委会工作,从而促进两者的优势互补与有机衔接。

3.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规范发展。一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增加对物业管理行业扶助资金的投入,对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政策引导与舆论宣传,增强社区居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理解,提升物业管理的行业地位。二是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为。制定物业管理企业参与社区服务的行业标准,建立物业管理进社区准入机制,确保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不仅履行社区物业的管理,同时兼顾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引导树立物业管理行业新标准。三是建立监管机制。规范物业管理进社区程序,建立业主监督、评议、辞退物业管理企业机制,加大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管力度;推行物业管理企业参与社区服务星级评定,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促进物业管理企业规范运作。

(八)打造电子服务平台,加速社区的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围绕一核三网一热线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电子平台。

1.加强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信息化是优化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民众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要加强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环境。一是加强社区内的宽带网、无线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进小区、到家庭,为信息化夯实基础。二是改善社区信息化工作条件,配备电脑、电话、电子公告牌、触摸查询台等信息终端。三是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接入宽带网络,新建社区要同步建设信息网络设施。

2.搭建社区信息化网络。一个核心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信息资源体系,以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加强社区人口数据库、社区商户数据库和来源于民政、人口、计生、劳动、卫生、党务等职能部门的社区业务数据库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并建立数据共享和同步更新机制。三大网络开发社区办事、社区服务、党风廉政信息三大网络系统,以外网与内网连接的方式,形成互联互通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一是实现与电子政务的衔接,推进社区人口、计生、民政、劳动、文教、党建、综合、环卫、物业、工青妇、残疾人等电子政务管理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政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实现社区事务网上办理。二是建设东莞市社区服务网络平台,整合社区就业、社保、低保、卫生、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以及社区组织、入网商户服务信息,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三是继续完善党风廉政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实现村(居)务公开,推动政民互动,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应用机制,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受理及反馈机制。一条热线拓展“96993”社区服务热线功能,优化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完善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呼叫保障系统为重点,拓展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煤气配送、综合修理、医疗保健、生活用品配送、法律咨询、旅游推介、综合培训等社区生活服务项目。

3.改革社区信息化建设方式。为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应建立和逐步完善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一是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全面负责领导和指导社区信息化发展中各部门的工作,确保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保障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二是鼓励企业参与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开发,支持企业与社区开展合作,积极促进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电子产品、制造商和广播电视等社区信息化企业的协作与联合,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进行投资、建设和营运,形成共同投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机制。三是引入各类主体参与提供社区服务,将与居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服务机构和企业纳入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信息资讯与生活服务。遵循市场运作规律,规范企业行为,鼓励竞争,逐步建立起公正、开放、有序的服务市场秩序。

(九)共建社会包容环境,加速新老莞人社会融合

社区是新莞人生活和居住的场所,也是为新莞人提供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平台。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和参与模式,关注新莞人多元诉求,营造关爱新莞人的社会环境,吸纳新莞人参与社区治理,加速新老莞人的社会融合。

1.营造社区关爱环境,促进新莞人的社会融合。一是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加快新入户人员的后续服务管理,落实好入户、计生、教育、社保等政策的衔接配套,消除新莞人社区进入壁垒,给予新莞人公平待遇,促进其城市融入。二是举办关爱新莞人的系列活动,通过设立新莞人日新莞人服务月等形式,积极传递党委政府对新莞人的关爱。三是借助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整合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各种资源,开展社区文体娱乐、公益慈善、维权咨询等自助、互助活动,通过吸纳新、老莞人共同参与,促进其沟通与交流。四是搭建关爱新莞人工作室,畅通新莞人的表达渠道,积极倾听新莞人的意愿和呼声。五是加强新莞人的集宿地管理服务,延伸社区服务范围,改善新莞人的社区生活环境。

2.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关注新莞人的多元诉求。一是充分发挥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协助有关职能部门,为新莞人提供房屋租住、税费代缴、法律援助、就业中介、技能培训等免费服务。二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拓宽新莞人的工作、生活维权渠道,维护新莞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关注新莞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积极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文化娱乐项目,丰富新莞人的业余生活。

3.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吸纳新莞人的社区参与。一是加强新莞人社区管理,强化新莞人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新莞人信息集中研判、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探索成立新莞人自治管理委员会,吸纳新莞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事关重大的社区事项必须有新莞人参与听证,并向新莞人公示。对新莞人集中的社区,尝试让新莞人参与社区选举工作,使社区成为新莞人表达和实现政治诉求的平台。三是充分挖掘和培养新莞人中的优秀人才,发挥他们在社区自治管理中的典范作用,依托他们带动更多新莞人参与社区自治。

(十)繁荣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名城

以基层社区为重点,以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繁荣社区公共文化,创新社区文化服务模式,加速社区文化质量提升,构建设施先进、分布均衡、产品丰富、服务优质、保障充分、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东莞建设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

1.推进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推进完善镇街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争取各项指标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二是着力实施村(社区)五个有文化设施项目。村(社区)要按照五个有标准建设,即有一个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村(社区)图书室(图书馆服务点)或农家书屋、有一个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有一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公共电子阅览室、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为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服务,可将村(社区)图书阅览室和文化信息共享资源工程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合并建设。三是逐步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镇街、村(社区)要结合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的设施和图书馆数字资源,按照东莞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标准做好规划建设,力争2015年全面完成建设计划。

2.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质效。一是重点促进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服务,推进公共文化绩效考核和公众满意度考核,强化文化激励机制,引导社区加强软件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质效。二是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重点健全公共文化专业人才、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培育扶持不同类型的社区文体团队,争创文化型、体育型特色社区。三是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社区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交融工程。重点挖掘辖区内文化资源,将驻社区机关、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资源纳入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辖区学校、文化、体育、科技等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通过同创共建等多种合作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

3.创新社区文化服务方式。一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品牌工程,创建社区特色品牌。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为目标,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传统文化资源和优势文化项目,积极创办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营造社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二是创新社区文化服务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社区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三是创新服务方式与内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实施文化低保项目、流动服务项目、典型示范带动项目、新莞人文化服务工程等多种形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率和群众参与度,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一是加强社区教育平台建设。统筹各类教育资源,鼓励创设多种社区教育实体。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面向社区的老年大学、市民学校、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切实搞好道德、科教、文体、法律、卫生、人口计生进社区活动。二是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廉政文化教育进社区,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文明程度。三是提升社区文化引导力。以普及社区文化活动为切入点,以推广社区道德规范为支撑,积极倡导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推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管理。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