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
在社会建设上,东莞先行先试,社工组织的培育和发展走在前列。但因为社工普及率不高,社会对社工认识不足。社工的培训、薪酬设计、机构运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成熟。
如何普及社工,让社工机构更加成熟地运作?
蒋君兵(市民代表)
普通市民、中小企业主对社工了解不足,政府应该加强宣传社工,普及社工概念,让大家都有社工意识。
池文华(社工代表)
通过公益广告、短片等形式来提高大家对社工的认知度。社工服务应有一个评估系统,无论是对自我的评估还是接受第三方的评估,将社工工作公开化、透明化。
赖志荣(市民代表)
为什么会有社工离开?第一,社工缺乏归属感,这跟社工机构对一线社工的关心程度有关,用人单位并不是很认同社工。第二,薪酬体系得合理化。社工工资是不是要一刀切呢?我认为新老社工工作经验不等,业务能力有别,希望薪酬设计更加合理。此外,社工机构的财务并不透明,政府对社工也没有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第三,购买经费用于聘请香港的督导,效果不佳,语言沟通上有问题,文化习惯上也有差异,比如香港督导不明白社工为什么要睡午觉。
周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博士)
我们能用抓经济建设的方式抓社会建设,但不能用考核经济建设的指标考核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做人的工作,很难马上产生效果,政府需要给社会建设时间和空间。
以前东莞是岗位社工,现在提倡由岗位社工转向项目社工,但有些岗位不适合项目化,比如司法社工、新莞人社工,做事情不能极端化,我们要根据部分岗位社工的特点,打造特色项目品牌。社工的发展要坚持社工进社区,培育社会组织,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
社会人才的培养起点在高校,政府应该引导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假设政府不支持、不重视社工发展,高校自然不会重视。社会组织发展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目前东莞社会组织高级管理人才匮乏。社会组织的经费本来就很紧张,如果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由他们买单,经费会更加紧张,政府应拨经费培训社会工作高级管理人才。
东莞社工发展处于转轨时期,如何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很重要。社会建设的大量工作都由社区管理人员参与,社区干部社会建设意识有待提高。
吴飞(企业家代表)
社会管理是个过程,可以通过新莞人自律和自我管理,让新莞人参与社会服务管理。政府可否组织专家,对东莞社会建设提出具体措施,保证东莞建设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