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基本资料:
(一)案主信息:阿东(化名)、男、21岁,轻度精神分裂症,无业
(二)接案社工:董绍杰
(三)家庭成员
姓名 | 关系 | 年龄 | 职业 | 备注 |
何xx | 父子 | 45 | 种蕉卖蕉 | 电器修理职校毕业,开过修理档 |
黎xx | 母子 | 43 | 种蕉卖蕉 | 高中毕业,性格温和善良 |
何xx | 兄弟 | 17 | 职高学生 | 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少回家 |
(四)居住情况
跟附近的邻居相比,案主家所居住的楼房显得非常破旧,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是比较老的两层楼房,但是一楼基本不能住人,家里堆满了很多废旧的物品和衣物,家具较为简陋,家电比较破旧,居住条件很差。
二、个案来源:
案主两年前因为脚痛,引起失眠,加上学习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分裂,情绪易激动,经常大声的、瞪着睛跟人说话,有时甚至会骂人;而且相当的迷信,相信鬼神,每次见到社工都会跟社工谈论鬼神等迷信的东西;疑是因为脑部神经问题,排泄有困难;父亲因为想治好儿子,就没有给儿子进行精神病的等级评定,尝试过中医、西医等各种方式的治疗方法,都没有彻底治好儿子的病;父母靠种蕉、卖蕉维持生计,居住环境较差,家庭经济困难。社工经过上门家访了解到案主及其家庭的情况,因此介入到此案例中。
三、问题分析:
(一)案主患轻度精神分裂,但是还没有去权威部门鉴定过,发病前是在虎门职业学校读书(相当于读高一),读书时学习成绩比较好(家里墙上还有他的奖状);
(二)案主表达能力比较强,记忆力比较好,以前看过甚至说研究过《通书》,案主的精神分裂症与陷入《通书》中不无关系,而且比较迷信,表现为社工每次家访时都会给社工算上一卦,或者会画道符给社工;
(三)案主对父母没有儿子对长辈应该有的尊敬,表现为会直呼父亲“胖子”、瞪眼大声跟父母说话等;
(四)案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交际群体非常小,偶尔案主病情好点的时候,父亲才会带案主外出,会去逛街买衣服之类;
(五)由于家庭困难加上案主的病情,村民、周围邻居对案主及其家庭基本不理睬,案主父母亲比较自卑,没有自信心。
四、优势视角:
(一)案主表达、沟通能力比较强,在跟他人沟通交流时,也表现出比较强的思辨能力;
(二)案主记忆能力好,读书时学习成绩比较好,对以前读过的书、看过的电视都印象深刻,评价起来条条是道;
(三)案主父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尝试过各种方法和努力想治好儿子的病;
(四)案主父亲以前在广州读过电器维修班,结识了许多现在经济相对比较好的朋友,这些朋友给予了案主家庭精神上以及部分物资上的关心和帮助;
(五)案主母亲的娘家人经济相对比较好,这些亲戚有时会来探望案主家,比较关心和帮助案主家庭。
五、服务模式:
(一)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各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导致案主的特定行为,该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案主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案主所处的环境把握案主的问题,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潜能。父母亲的溺爱、对儿子的百依百顺是本案案主造成精神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经济困难也是造成案主家属失去生活信心的重要原因,因此尝试引导父母亲首先改变家庭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对儿子的态度或许可以缓解案主的病情。
(二)家庭治疗模式
家庭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通过重塑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个人系统与家庭系统呈现出复杂的、彼此影响、彼此决定的关系,它们互相塑造,形成了特定家庭氛围与情境。本案的问题已经不仅是案主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家庭经济的困难给当年案主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自卑感,无形中给了案主学业上的压力,居住环境的破旧脏乱等等,这些都是案主造成精神分裂的原因, 尝试重塑家庭的环境,而使案主的问题得到解决。
六、个案目标及服务计划:
(一)个案目标:
缓解案主病情,引导案主及其家庭正视目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二)具体目的:
1. 使案主情绪平缓,说话时声平气和,不再那么易激动,缓解病情;
2. 通过联系爱心人士进行慈善爱心帮扶,解决案主部分家庭经济问题;
3. 合理科学的对待迷信;
4. 对待父母要有应有的尊重。
(三)服务计划:
1. 案主家庭非常困难,加上儿子又出现这样的疾病,花去了不少钱,现在也没有钱继续给儿子治疗,社工可以通过社会爱心人士或者村委方面解决案主的部分经济困难问题
2. 邻居都不怎么理会案主及其家人,社工通过经常性的探访给予案主及其家人情绪支持,增强案主家庭自信心
3. 联系有关专家以及有经验的社工,给予案主更好的医疗建议,建议案主进行精神残疾等级鉴定,申请残疾补助金
4. 通过组织与案主及其父亲参加社工组织助残郊游活动,缓解案主情绪,增强生活信心,并让案主及其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七、服务记录:
日期 |
联络方法 | 接触人士 | 访谈内容及达致成效 |
2010.7.8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弟弟 | 了解案主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填写建档表格 |
2010.8.10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 |
深入了解案主的发病原因以及尝试过的方法,了解案主及其家庭的问题和需求评估是否需要社工的介入 |
2010.10.25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 | 跟进服务,加深对案主问题的了解,以建立案主和社工之间的信任关系 |
2010.11.2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 | 系统评估了案主的问题及需求,签署开案同意书,开启个案服务,拟定服务计划 |
2010.11.17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母亲 | 给予社会支持,带来热心人士捐赠的电饭锅给案主家,加强信任关系 |
2010.12.2 | 面谈 | 案主母亲 |
本人跟父亲去中堂医院进行复诊,拿了帮扶活动时候的相片给其母亲 |
2010.12.31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 | 了解案主最近身体情况,引导案主对父母亲要尊重和理解 |
2010.1.25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 | 给予案主医疗建议,并建议案主进行精神残疾等级鉴定,申请残疾补助金 |
2011.3.17 | 面谈 | 案主及其母亲 | 与案主及其父亲分析迷信的利弊,引导其正确看待迷信,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
2011.4.2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 | 与案主及其父亲参加社工组织的奇峰山助残郊游活动,缓解案主情绪,增强生活信心,让案主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
2011.4.6 | 面谈 | 案主及其父亲 | 告知社工将结束个案,但是还会继续关注和跟进,评估社工的服务满意度 |
八、过程评估:
(一)介入初期:社工与案主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慈善帮扶、给予医疗建议等支持,社工与案主的家庭成员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案主及其父母都会把家里的情况及病情向案主倾诉,告诉社工尝试过的治疗方法以及家庭的困难,社工安慰案主父亲,并表示同感,理解案主家庭的困难及生活的压力,同时对父亲不放弃对儿子的治疗的努力表示肯定,介入初期社工了解到了案主及家庭的详细信息、主要的问题和需求,根据案主家庭的情况制定了服务计划。
(二)介入中期:根据服务计划,详细了解了案主父亲尝试过的治疗方法,了解到父亲尝试过各种包括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还试图通过迷信的方式来治疗儿子的病情,社工首先肯定了父亲对儿子不离不弃的治疗努力,但是明显感觉有点病急乱投医,既没有给儿子进行精神残疾等级鉴定,也没有让儿子住院进行系统的治疗。当建议父亲给儿子进行等级鉴定时,父亲表示只是想治好儿子的病,不想给儿子戴上不好标签,也不在乎那每个月几百块的低保金;对于住院的问题,父亲表示除了费用无法承担之外,对于治疗效果也持怀疑态度,同时建议社工多些探望儿子,这样对儿子的病情有改善。
(三)介入后期:因为很少人关心和理会案主家人,因此社工通过经常性的探访以及慈善帮扶活动,给予了案主家庭很大的情绪支持,同时在社工的引导下,案主对父母亲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对迷信有了比较客观的看法;通过助残出游活动,让 案主家庭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消除了案主家人的自卑心理,让案主及其家庭都对社工非常信任及感激,几乎每次社工家访,都会很热情的给社工带袋香蕉回去,社工给钱也不愿要。
(四)介入结束期:对于案主及其家庭生活态度的改变,尤其是生活自信心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社工告知父母亲应注意的事项,告知个案服务将会结束,转入个案管理,还是会跟进服务,只是跟进的频率可能会没有那么频繁而已,案主父亲也表示理解。
九、结案:
(一)结案原因:个案目标已基本达成
1. 案主精神健康问题得到缓解,失眠的情况有所减少;
2. 通过慈善帮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案主家庭经济困难;
3. 案主对迷信的执迷不悟有所缓解,对迷信的态度认识较客观;
4. 对父母的态度比之前改善了许多,但精神状况不好时,还是会对父亲发脾气。
(二)评估:
案主的精神分裂症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相比之前社工刚接触时,还需要用铁链锁起来的情况已经好很多,本个案的问题已经不单是案主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的问题,因此主要的引导者是父母亲,社工更多的是建议父母亲应该怎样面对家庭的困难以及给予家庭情绪支持。
(三)建议
1. 父母亲不能太顺着儿子,虽然儿子有精神分裂症,但是一味的顺从对病情不但没有帮助,反倒会让儿子越陷越深。表现在儿子大声对父母说话时,父母亲应该要教导要尊敬;
2. 其次对于儿子的迷信,父母亲更不应该纵容,否则会让儿子陷在自己的鬼神世界里无法自拔;
3. 如果时间允许,父母应多带儿子外出活动,可以是外出劳作和游玩,丰富儿子的生活,减少儿子胡思乱想的时间;
4. 建议对儿子进行精神残疾等级鉴定,判断好病情,可能更便于进行治疗,以后病治好了,再消掉残疾证也可以;
5. 如果家庭经济允许,应让儿子住院,进行系统专业的康复治疗调养。
十、社工的反思
(1)社工精神残疾领域的社工服务专业知识以及精神残疾医疗知识欠缺。社工本身在大陆才刚起步,社区里的精神残疾服务领域更加是欠缺经验,或许我们是大陆最早的做社区精神康复领域的了,可借鉴的实务经验比较缺乏,毕竟对精神残疾家庭来说,康复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和需求,但是社工在精神康复治疗方面的医务知识缺乏,缺乏缓解案主病情的方法,很容易让案主家属对社工失去信心以及社工自己失去信心;
(2)社区精神残疾领域的社工服务,应更多的将侧重点放在家属以及整个家庭。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人是不幸的,更不幸、更痛苦的是其家属,从刚开始的抱有希望,到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仍然没能康复后,家属的精神、经济压力一般都会都很大,感觉到自己的家庭似乎是最惨的家庭,会失去生活的自信心,因此社工经常性的探访、组织爱心人士以及义工等社会群体慰问、探访,这对家属的情绪支持和树立生活信心很重要也很有效;
(3)社区精神残疾领域应该更好的利用社区资源,社工做好资源链接者的角色。村委的各种残疾金、困难补助金等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可以体现社会大家庭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社区卫生中心的每个月定期给精神残疾人派药、社区里的各种健身器材、社区里的各种工厂可以提供手工加工等等,这些都是社工服务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很好的社区资源,精神残疾人可以通过健身、简单的手工加工来疏导情绪、缓解病情。
(4)社工应多组织精神残疾人家属之间、精神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家属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让家属交流治疗、照顾方法,还可以让家属看到自己家庭的不幸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家属得到情绪支持,获得生活信心;精神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相互之间倾诉、嬉戏,缓解紧张的情绪。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社区中建立家属资源中心以及残疾人手工坊,提供家属和残疾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
社工简介:
姓名:董绍杰
性别:男
学历:学士
毕业院校:广西师范大学
性格:诚实守信,与人和善,工作认真负责,但有点倔强
特长爱好:听歌,唱歌,弹吉他,看书,上网
人生格言: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服务领域:中堂镇残障社工
实践经历:
1、实践时间:2006年12月——2007年1月 实践地点: 桂林市秀峰区居委会 实践内容:与社区居民开开展了社区社会工作实践,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邻里互助关系,并帮助居委会进行了秀峰区六年来的低保户档案资料整理,为居委会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社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增强。
2、实践时间:2007年5月——2007年6月 实践地点: 桂林市第四中学实习
实践内容: 开展了3个针对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的个案,使部分问题学生得到转变,并协同高一年级的班主任进行了“关爱身边人”的主题班会,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爱互助关系,学习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得到增强。
3、实践时间:2008年5月——2008年6月 实践地点:桂林市社会福利院
实践内容: 开展了针对孤寡老人心理问题的个案工作,并组织实习小组,邀请福利院的老人一起进行了文艺汇演,担任主持人,提供了福利院老人的福利院生活情趣,增强了老年人社会工作技巧和组织策划能力,得到了福利院领导与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4、实践时间:2008年9月——2008年12月 实践地点: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
实践内容:参与了秀峰区贫困居民个案的访谈,并做了详细的个案记录,为团委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便利,并配合团市委组织部完成了团市委的领导换届工作,增强了自己的行政实务能力。
5、实践时间:2009年1月——2010年2月 实践地点: 桂林市七星区花园村
实践内容:与好朋友一起创立了桂林“花园里87号”格子铺,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获得了许多社会资源以及熟悉了各种渠道,因门面到期而结业,在人际交往、资源整合、市场调研分析等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6、实践时间:2010年3月----2010年4月 实践地点:东莞市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中心
实践内容:参与日常教学,并担任助教,期间策划参与了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小组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往主动性、理解能力;也组织过针对盲童的小组活动,增强了自己的项目策划能力。
工作寄语:
五年前是社工专业选择了我,而现在是我选择了社工,从对专业的迷茫到熟悉,从不看好社工专业到现在从事社工职业,自己也在不断的成长,也在不断改变对社工的认识和丰富社工专业实务能力。社会工作是一门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职业,也是一门需要用爱、用心去经营的职业,大陆的社工事业刚刚起步,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但是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大陆社会工作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心愿:大陆社工队伍不断壮大,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