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理论 > 正文
【社工理论】弗洛伊德回归
发文单位: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0/3/19 16:37:00   浏览次数:2187

   

    20世纪初,人们曾把弗洛伊德奉为科学界的翘楚,如今,大家只记得他创立了渐受冷落的心理分析疗法。

    从业之初,弗洛伊德希望创建一种“意识的科学”,然而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手段太过生硬,因此他放弃了“科学”,让患者躺在沙发上,围绕童年、梦境和臆想展开无拘无束的交流。这种疗法虽引出了一种革命性的观点,即:人的意识就是一部肥皂剧,充斥着暗藏的欲望、敌对的心理、邪恶的动机、自我欺骗和隐含意义的梦,但这种手段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实验证据。

    然而,近来在对大脑的生理结构展开比较深层探索后,研究人员为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找到了依据。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释最近得到脑成像技术的支持。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研究员艾伦•布劳恩使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观察睡梦中的人,发现大脑中主管情绪、性欲、攻击本能等精神活动的 “边缘系统”在梦中高度活跃;而主管延迟满足感、克制冲动等方面的大脑额叶皮层的活性在梦中减低。这一现象说明,我们平常抑制或者不自知的愿望和冲动,很可能在梦中得以满足。上述发现改变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解释梦的主流观点--梦是与快速眼动期睡眠密切相关,并由大脑中与情绪和动机无关的化学物质所驱动的。神经科学对梦的解释似乎又回到弗洛伊德理论的框架当中。

    爱荷华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研究负责人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指出:弗洛伊德关于意识本质的见解与当代神经科学的最新观点是吻合的(但他没有集中关注心理分析或者俄狄浦斯情结)--目前达马西奥开展的是基本研究,即情感的产生和藏匿在梦境阴影中的原始情感。

    弗洛伊德在1915年提出的“内驱力”概念,包括5个因素:愤怒、恐惧、分离焦虑、欲望、性冲动的变异形式--渴求。如今,研究人员在对渴求这种内驱力的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世纪80年代,俄亥俄州立博林格林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雅克•潘克塞普开始对脑皮层附近的一个名为腹侧被盖区的区域产生了兴趣。当潘克塞普刺激老鼠的相应区域时,老鼠会在空气中嗅个不停,跑来跑去,好像是在寻找什么。是饥饿吗?不。老鼠会径直从一盘食物旁边跑过。这部分的大脑组织似乎导致了老鼠对新事物的渴望。伦敦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马克•索尔姆斯认为,这听起来与性冲动十分相似。索尔姆斯发现,与梦相关的关键组织其实就是腹侧被盖区,与潘克塞普确认的产生“渴求”情感的区域是同一组织。情况似乎表明,梦源于性冲动,而这恰恰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压抑,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我们会主动把那些不愉快的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现在,压抑的机制及其在大脑中的通路,已经通过脑成像等方法找出来了。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明,弗洛伊德对压抑机制的推测是正确的。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在许多方面仍有所欠缺,但它无疑是现有的最合乎逻辑、最富有意义的理论之一。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神经科学家相信,在新的知识框架内,弗洛伊德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大格局的把握,一定会扮演类似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分子遗传学领域中的角色。21世纪,弗洛伊德又回来了。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