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17日,我参加第二期中国社会工作督导培训班(汕头大学)。此次培训共学习了这些课程:社会工作督导理论知识体系(陈锦棠)、深圳督导制度及机构督导中常见问题与应对(易松国)、青少年社工服务中的督导(高汝红)、社区及家庭社工服务中的督导(韦宗均)、内地社工督导工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反思(李昺伟)、医务社工服务中的督导、妇女社工服务中的督导、社工督导在公益项目及政府购买服务的角色等专业督导课程。这些课程全部都是针对实务方面的高水平培训,几乎涵盖了社工服务的大部分主流的服务领域,对于我们这些一线的督导工作人员而言,绝对堪称是一场盛宴。以下是我参加这次培训的感受:
一、督导成效的要点
陈锦棠教授就督导工作中涉及的有关环境,给予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解释。有两点影响深刻,一是他介绍的一个期望理论(vroom),解释了为什么督导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社工在很多次的督导后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对督导还是不怎么“买账”,vroom的期望理论提出这样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一个个体的动机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她的期望、表现水平和获得想要的可能性所决定的。如果社工一直没什么变化,那我们是不是要思考,社工是不是缺乏期望?包括对督导成效的期望,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期望?如果这个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督导的工作就会“对牛弹琴”,使力很多但没用。面对这样的困境,督导助理就需要停下来,认真思考,究竟自己希望在督导过程中带给社工什么,而社工又希望在督导过程中获得什么呢?思考清楚后,才可以再往下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社工去达成期望。在督导过程中社工表现出来的成长或进步,必须要给予明确肯定的确认,不夸大也不放小,让社工能够真切感受到评价的中肯。
影响督导成效的第二个要点就是督导模型。督导本身是有行政、教育、支持等三大功能的,但如何发挥好呢?陈教授提出了几个形态各异的督导模型,提醒我们可以从中选择合适、有针对性的模型来应用:管理模型、“保姆在侧”模型、现场督导模型、对话模型、经典模型、关怀模型等。这些模型各有侧重,比如“保姆在侧”方式就像“学徒”制,现场督导模型就更侧重管理和教育功能,对话模式则侧重于员工的经验与学习过程……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当次督导中希望达成的成效而选择合适的方式。
二、社会工作实务始终不忘社会公义视角
在听李昺伟教授的“社工督导角色与功能的解释”培训后,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因为他提供了一个我之前忽略掉的视角,就是如何站在一定高度的背景来看现在的服务。他以综合服务中心为例,提醒督导要留意,社工负责运营家综(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社综(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时,要明白这个中心是谁的?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运行的?中心运营意味着哪些未来的价值。如果以社会组织创新建设的大背景来看待现在的中心运营,我们是不是更能理解中心对于促进国家发展的作用?
李教授更是提醒,如果中心的运营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限制、约束,感觉到存在的诸多不公平,甚至是掣肘之痛的话,解决的办法不是如何避免,绕开,而是选择勇敢的参与到其中,去改变既有的限制环境,促进现状的改善,甚至改变。做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只有这样,社会组织参与到改变的进程当中,我们的国家才会因此会变得更好。
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易松国教授分享了深圳督导制度建立的全过程,让我对他们是如何一点一点的将制度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有了通观的认识。他提到,目前深圳已经有70名初级督导,380名督导助理了,这些优秀人才的选拔是经过一层层的筛选才慢慢积累起来的。督导助理与初级督导会在工作上又较大的区别,(他的机构亦有两名初级督导向我们分享了青少年领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反家暴领域的督导工作分享),前者主要负责对一线社工的实务督导工作,涉及的更多是具体实践方面的,而后者不仅负责的人员覆盖面广了好多,而且除了实务方面的督导,还包括指导社工完成工作指标、规划未来的工作内容等中观方面的实务工作,帮助社工不仅仅是站在一线的角度来看问题,看自己的工作,而要跳出现有的位置,往再高一个层次的角度来思考社工服务。初级督导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实现“纲举目张”的作用,将一个大的领域的所有社工或整个服务项目或社区中心的社工的整体服务目标等整体的实现。
初级督导的巨大作用,使得机构非常倚重他们。以鹏星为例,机构的每个初级督导都是一个区域的主管,负责该区域的所有岗位社工、项目、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面非常有覆盖性。但做着机构的时期,初级督导却是由社协发工资的,这就会带来困境:究竟初级督导是谁的人才?社协和机构都想将初级督导划为自己的人才库,所有现在的初级督导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从长远看,这种两边都沾两边又都不沾的情况对于发挥初级督导才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健全高效的督导制度离建成和完善,仍有很远的路要走。
四、医务社工能够在临终关怀、宁养服务中发挥极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病人已经到晚期,已经回天无术了,家属执意砸锅卖铁也要让病人接受最后的治疗,不到最后绝不放弃时,我们该这么办?尊重家属的决定,协助家属做最后一搏?还是向家属晓之以理,让家属能够理智看待现状,不要再投冤枉钱了?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社工服务部主任刘晓芳女士向我们抛出这样一个伦理困境,提醒了我们,在医务领域,病人临终前的社会服务,远远不是做选择题那么明确,这涉及到非常谨慎的思考与工作。对于病人而言,在弥留之际,究竟什么是他们最看重的?家属又会有哪些看重的呢?当病人和家属想法不一致时,又会发生怎样的困境呢?最简单的例子,病人希望不要花费钱财再作治疗,就此等待生命的自然归去,但家属为了尽到孝道,竭力花费巨资做维持治疗,即便这只会延长病人的痛苦。这就是刘女士提到的两个不合理的治疗:“过度治疗,延缓死亡”和“放弃治疗,消极等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福临门”的最后一“福”是:善终,临终时了无牵挂,安详离世。这也就是姑息治疗和宁养服务的使命:生死两相安。宁养服务能够从三个不同层面帮助病人,一是针对病人的过去,如何进行生命的回顾,从中整合有意义的价值感;二是对现在,完成自己的遗愿,完成未尽的事情;三是坦然面对死亡,完成后事安排。在这样的过程中,让病人获得最后的尊严,对死的完整自主的体验。从大的层面来看,整个宁养服务关系到三方面,一个是病人的善终,一个是家属的善别,还有一个是宁养服务团队的善生。善生是指服务团队从“逝去的生命”去教导“生的生命”,让社会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在老龄化已经到来的时代,未来二三十年后,中国的老龄化大潮就会来临,这意味着面向老年人开展宁养服务将使刻不容缓、意义重大的服务。
五、个人的启发
这次紧凑充实的培训,我的体会非常深刻。一个是角色的转变,之前我只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指导社工的一线服务上,并没有再从其他角度去看待督导工作,比如从管理的层面,从服务整体化、年度化、系统和等方面给予社工更宏观的支持。而事实上这才是督导以后要做的重要工作。未来的督导一定是要能站在全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到更大的事件背景,能够更为全面的分析当下的状况,指导到社工未来的工作;二是开阔了眼界,之前只是知道督导的职能有行政、教育、支持等三大功能,但从这次的培训中,我发现督导要做的完全不止这些:了解社工的学习风格,督导的角色冲突解决,多样化的督导模型,不同实务领域(青少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医务、妇女)的督导内容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好的督导者应该了解并熟悉的。就像国际社工组织提到的六大核心价值观说的,社工应该保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更好的服务惠泽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