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研究 > 经典案例 > 正文
“如何做个好学生”成长小组
发文单位:社工百科网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0/3/20 17:08:21   浏览次数:3244


一、小组基本情
(一)小组名称:如何做个好学生
(二)小组对象:8至10岁在校学生
(三)参与人数:9人
(四)社工姓名:范洁珊、林泳诗
(五)督导姓名:陈义飞

二、小组目标
舒缓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三、理论与方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七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入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但是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只能对具体事物、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如果在纯粹语言叙述情况下进行推理,儿童就会感到困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而八到十岁的儿童处于儿童晚期,还有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但是,如果多次遭到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挫折时,就易形成自卑感,因此,儿童如果在学习、游戏中取得成就并受到承认的奖励,将有助于其形成勤奋的人格。
八到十岁的儿童正处于学习心态形成和人格发展的过度期,针对这个关键时期我们透过“体验经历学习法”,可以利用外在环境,通过行为、技巧的运用,令个人重新反思其价值观及态度,再将从经验中归纳得来的新知识,牢固于精神意识层面上,这新的个人精神领域,会带来新的价值观、新的身份、新的态度、行为及技巧。
整个体验经历学习法是一个学习的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对一个实质经验的观察、分析、理解进而为自己的表现和观感作出反省。从这样的一个感受过程中归纳出一些可以指导参加者改善的概念,就这些概念,参加者把它应用在真实的生活当中,看这些概念能否在现实中起到改善原有状态的作用。本次小组设计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观察、分析、交流、验证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参加者自我反省的能力,同时把经验整合应用在不同的环境中,加强参加者以后遇到同样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活动记录
小组活动记录表(共五节,已完成三节)
第一节:认识你真好!
小组日期:6月14日
小组时间:上午10:50至11:40
小组地点:南山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一、具体目标:介绍小组目的,组员相互认识,吸引组员参加的兴趣
二、活动内容
(一)欢迎组员、介绍小组目的
(二)热身游戏-----“大兵踏步”
(三)相互认识游戏-----“小记者”
(四)“我的期望”与小组讨论契约
(五)活动气氛游戏(加强组员关系)---- “圈中圈”
(六)制作父亲节小卡片
(七)分享总结
三、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总体情况:游戏较能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一)热身游戏能吸引组员的注意力,并起到调动气氛的作用。
(二)相互认识的游戏“小记者”,组员积极参与,但在之后的分享、相互介绍环节,组员显得有点松散,注意力不够集中。
(三)写期望、规则的环节,未能很好让组员充分思考,带出组员自己的想法,主要是社工占主导地位。
(四)“圈中圈”游戏,前半部分能较好吸引组员兴趣,并让他们挑战自我。但到第三次进行的时候开始混乱。期后未能切合游戏进行分享。
(五)制作父亲节祝福卡的环节,组员兴趣较大,积极投入。起到吸引兴趣的目的。
四、建议及反思
(一)根据组员的特点,适当增加运动型、竞赛型的游戏或活动。
(二)游戏后的分享要尽量贴近组员的生活和游戏的表现。
(三)社工要对组员进行适当的引导,尤其是言语上的。
第二节:学习是什么
小组日期:6月21日(第二节)
小组时间:上午10:50至11:40
小组地点:南山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一、 具体目标:加深组员相互认识,分享对学习的看法,理清对学习的认识
二、 活动内容
(一)回顾上次小组,重温“我的期望”“我们的约定”
(二)加深组员认识的游戏(注:由于本节小组新增2名组员,故此小组在原计划上增加了组员相互加深认识的游戏。)-----“神仙棒”
(三)分享对学习认识的游戏----- “人生是非题”
(四)调节气氛游戏(加强组员关系)-----剪贴画“我是智多星”
(五)分享、总结
三、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总体情况:组员能对本次小组的主题有较好的把握,游戏亦能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
(一)采取了自由发言的形式再次重温了上节的小组内容,组员都踊跃发言,但有些混乱。工作员并借此机会重申了组内的规定。
(二)加深认识的游戏能吸引组员的注意力,并起到调动气氛的作用。组员都积极参与,并希望都能尝试,但由于时间有限,未能让每位组员挑战。
(三)“人生是非题”的活动,通过几条是非题如“学校是一个开心的地方”“学习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认真听课就能拿高分”等,让组员写下自己的看法,互相分享。组员都能辩证地看待提出的问题。部分组员也能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错” 与“对”的辩论形式,吸引了组员的兴趣,组员都能说出其中的理由,较为配合活动的进行。在各自分享、讨论了自己的看法后,社工能在此时与大家总结,能对讨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并理清了对学习的态度。
(四)制作自己的头像的环节,组员兴趣较大,积极投入。起到吸引兴趣的目的。
四、建议及反思
(一)根据组员的特点,适当增加运动型、竞赛型的游戏或活动,提高活动的活泼性。
(二)根据组员兴趣大的活动,尝试都让每个组员都有尝试、挑战自己的机会。
(三)加分享时间,让组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组员多进行鼓励。
(四)社工要对组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并带出主题。两部分的衔接部分要注意运用好,不能让组员过于兴奋,以免影响将要进行的小组活动。
 
第三节:我有我方法
小组日期:6月28日(第三节)
小组时间:上午10:50至11:40
小组地点:南山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一、具体目标:分享并讨论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加深组员对学习的认识
二、活动内容
(一)回顾上次小组内容、重申小组约定
(二)热身游戏-----“水果蹲”
(三)团队游戏-----“天才小画家”
(四)学习方法分享游戏-----“三分钟测试题”
(五)分享总结
三、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总体情况:组员较能投入到活动过程中,做到积极分享,小组的归属感开始形成。
(一)热身游戏能吸引组员的注意力,并起到调动气氛的作用。
(二)团队游戏中大部分组员能够做到积极参加,但有部分组员游离组外且有破坏活动进程的行为出现。
(三)学习方法分享游戏--“三分钟测试题”的活动形式是通过完成一份题目后分享对测试的感受;如何才能更好完成任务;有何方法;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结合考试测验说)。大部分组员都能符合活动设计的预期要求,而且均能表达出对这个活动的感受,及学习方法应该注意的内容事项。
四、建议及反思
(一)根据组员的特点,需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组防止小团体的产生。
(二)游戏后的分享要尽量贴近组员的生活和游戏的表现。
(三)社工要对组员进行适当的引导,尤其是言语上的。
五、小组发展状况
(一)小组发展的阶段
第一节是小组的初期阶段。对小组有兴趣,但又充满试探与尝试。
第二节是小组的中期阶段。通过互相点名的游戏加深了组员间的认识。同时,再次拟定了规则,小组开始进入发展阶段。但组员开始出现捣乱行为,组内出现小冲突。
第三节介于小组中期与后期之间。虽然个别组员仍有捣乱行为,但大多数组员对小组加强了归属感。
(二)各阶段组员的变化情况
第一节活动过程中,组员从害羞、相互排斥到相对开放、愿意合作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有一组员带领了2位同学要报名参加小组活动,可见目标基本达成。
第二节时组员表现很高的参与兴趣,积极配合小组进行。但小组内的成员捣乱行为也较为明显。
第三节时,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加强了,对组员的捣乱行为不满,并作出制止,都希望小组能较好地开展。
(三)小组所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1.活动现场时而出现混乱,组员比较好奇,会试探工作员。
2.有个别捣乱的组员,不参加小组活动。
(四)工作员的工作重点与采取的专业行动
1.工作员需要在领导过程中建立组员相互信任的基础。
2.工作员需要运用小组的力量处理这些问题。让组员在处理这些冲突、不和谐的因素中,学会成长,学会如何做个好学生。

六、相关评估及目标达成情况
(一)评估方法
工作员自评、观察员观察、组员反映。
(二)组员评价情况
每节活动后,组员都表示有所收获并能愉快地度过。第二次开组的时候都能回忆上次的小组内容。但小组中偶然会出现捣乱行为,组员也会对此表示不满。
(三)目标达成情况
第一节,基本达到让组员相互认识、吸引兴趣的目标。但在写期望、规则时,组员的兴趣不大,有点应付式的。
第二节,基本达到“加深组员相互认识,分享对学习的看法,理清对学习的认识”的目标。
加入了三名新组员,工作员能带领大家热情的欢迎,相互简单的介绍,消除了因休息或新成员的加入而带来的陌生感。并加深了组员的相互认识,提高了组员的参与兴趣。在分享对学习的看法环节,由于有部分组员捣乱,游离于组外,所以这几个组员没有进行该环节。其他参与的组员都积极分享了各自的看法,最后能认真聆听社工的总结,基本达到目的。
第三节,基本达到“分享并讨论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加深组员对学习的认识”的目标。并与组员分享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养成认真仔细阅读的好习惯。
(四)存在问题
1.应设计更适合组员的活动、游戏。充分调动组员的热情,并集中每个组员的注意力。建议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达到目的。
2.部分组员的不配合,让小组不能很好地实现目的。要准备更具吸引性的活动,或处理好捣乱的组员。
3.采取了先记下自己想法再分享的方法,部分组员积极参与,但部分组员不愿写、有些则不愿分享。尝试鼓励他们多讲、多分享,并跟组员说明发下去的纸可写可不写,不给太多的强迫性指示。
4.在引导组员思考上,还需加强。

七、工作员表现与反思
(一)工作员表现
1.第一、二节的工作员表现
⑴带领者:能灵活应对组员的行为。但有时过于关注部分组员而忽略其他组员。计划、程序性强,能较好组织整个小组,但有时太关注活动的计划性而忽略组员的感受。与工作员的角色分工不明晰,缺乏领导者意识。经总结并吸取小组经验后,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全组人员的发展上,并根据组员的兴趣气氛而对游戏的时间和环节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在分享、总结环节中,较好地对组员进行了鼓励、肯定了组员的想法,并对大家的态度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⑵工作员:主要是维护现场秩序,补充说明活动规则。负责准备物资,也逐步配合带领者开展活动,并及时提点、补充了带领者的不足。从旁鼓励了部分组员参与。
⑶观察者:负责观察活动的进程,现场记录,拍摄。
2.第三节的工作员表现
⑴带领者:能较好地组织整个小组,可以把握小组气氛而对小组的进程作适当的安排,做好带领者的角色。但小组的带领技巧稍微欠缺。略显急躁,语言表达还需加强。
⑵工作员:能留意组员的心理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准备和反应。较好地协助带领者进行小组。但还需加强控制小组场面的技巧,并协助带领者进行规则的讲解,让组员充分明白规则。
(二)工作员反思
1.增加工作员之间的默契,做好分工。带领者负责全面的带领,而个别的组员行为则由工作员跟进。
2.要根据组员的反应、表现及情绪而及时调整小组的进度,不能只是根据计划来进行。
3.带领者注意带领分享、总结的环节。对组员多作引导。
4.加强对组员的纪律性的管理。工作员要多关注不配合的组员。
5.观察员的工作(如照相、拍摄等)由小组工作员负责,减少人员的流动。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