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理论 > 正文
【社工理论】社工教育要提倡和传递一种精神
发文单位: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0/3/19 21:09:31   浏览次数:2116

 

199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走出了校门。如今,10年过去,这些中国内地第一批社会工作系毕业的学子,有的做了政府官员,有的做了社会组织的骨干,还有的活跃在企事业单位的群众工作岗位。职业不同,发展的轨迹不同,唯有社会工作教育所给予的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基本态度没有变,唯有深深刻印在心灵深处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仍在这些早年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青年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作用。

 

社会工作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青年从来都是与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和社会其他代群相比,时代的变迁、潮流的变革,青年群体的感受必然更为激烈和尖锐。社会巨大的变革带来的对于和谐社会的需求,对人的精神世界建设的呼唤,对人的科学发展指导的专业化趋势,也必然由青年群体最先感受和领悟到。

 

而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决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社会工作这一概念。但社会工作是什么?十多年过去了,恐怕这些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院系毕业的学生仍然难有统一的认识。当我们把这一届学生招进学校的时候,图书馆里仅有的两三本专业书籍、从港台转来的不多的资料,不要说学生,就是教师也很难准确地把这一问题回答清楚。但当时系里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所建设的一定是真正的社会工作专业,即必须具备国际社会通行的专业特征;同时,我们构建的一定是一个新的体系,即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引进、融合和重构西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

 

而就一个专业来说,特别是社会工作这样实务性很强的专业,搭建一个新的体系,必然涉及价值、知识、技术三个方面。这使得一开始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实际的问题:理论价值、知识、技术三者孰重孰轻?对于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专业特质?应该说,我们对此作出了慎重的选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从一开始就把专业价值的培养放在了专业教育的核心位置上,技术依赖于价值,理论服从于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人依然是历届学生中坚守社会工作及相关职业比例较高、在其他岗位从业行为中也时时体现出社工精神的一个群体,是一个特别有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群体,一群特别有亲和力的年轻人。

 

10年过去,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背景和更为强有力的支持。但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其核心任务,依然和十几年前一样,就是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务体系。仅在理论方面,就有很多重大命题需要认真的研究:如关于社会和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目标追求、社会建设理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工作总体价值中对人和社会和谐关系的追求等问题都需要有一个理论建设的过程。再如,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理论体系、人类社会的慈善与救济、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传统思想和实践、制度性社会救助体系、社会工作的人道主义价值及行为,等等。工作技术层面,也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回答。如我国社会政策的建设与有关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的框架构成、我国整体社会建设发展与社会工作本土化和专业化的进程、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职业化、社会工作教育、我国社会志愿服务的兴起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普及,等等。

 

回顾我们最初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值得欣慰的是,提倡和传递了一种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以社会工作精神为共识价值的和谐社会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纳。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