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下,城乡社区是为民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也应该成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领域。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民发〔2013〕178号文件)指出,要以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育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为基础,以普及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为关键,以深化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重点,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为保障,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这是对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顶层设计,接下来是要积极推进和落实。其中一项核心工作就是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转化。
无论从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承担,还是在社区发展和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从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和实践来看,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于是,作为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的一线实践者和协调管理者,在社区工作者中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对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对于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区治理和社会建设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我们曾经指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由高等院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充实工作岗位;二是对现有在岗人员实行专业转化,即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使原来没有专业的在岗人员变为以社会工作为主的专业工作者。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滞后,有些已开发出的岗位吸引力不足,也由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较高期望,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社会工作的比例偏低。这样,对现有在岗人员进行专业转化就成为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托。社区工作者即属此列。
从现实来看,使社区工作者向社会工作者转化既有动力,也有阻滞力。动力有内外两个方面:内在动力是社区工作者为做好工作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渴求。一些社区工作者为了进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社会工作成为首选。外部推动力则是政府推进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举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获得职业资格者给予奖励。这些措施吸引了一大批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并实现了自我认同上的转化。阻滞力也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一些社区工作者不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对于做好社区工作的意义,加之年龄、学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而没有主动向专业社会工作靠拢;外部因素是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专业社会工作对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对社区工作者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缺乏实际的鼓励。这就使得在不少地区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转化还没有成为一种态势,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氛围。
要促进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转化,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政府的推动。要给社区社会工作者以明确定位,包括工作职能、身份待遇,避免只把他们当做政府社会管理的手脚。为此,对社区工作者的“上级”——区街干部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是重要的。二是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内在积极性。这要使他们愿意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要向他们普及、宣传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方法。三是加强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合作。社会工作者要在与社区工作者的合作中展示专业社会工作的魅力。应该注意的是,社会工作者在与社区工作者合作时应该以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的姿态出现,要充分注意到社区工作者的经验,而不是自以为是地传输、培训和说教。因为,在现实工作中,社区工作者的许多工作方法和技巧还是有效的。不是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替代社区工作者原有的做法,而是促进他们的发展。
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转化既是身份上的,也是专业认同上的,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不能指望社区工作者全都转变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只要他们能认同社会工作的理念,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相对专业和灵活地做好社区工作,就是达到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