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提供心理咨询、康复保健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并“以家庭服务为 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作为服务理念
东莞时间网讯 建设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是今年东莞市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旨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机构提供专业的社区服务,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目前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确定了八家社会组织运营机构。8月底,八家社会组织提交的建设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组的审核。
按照《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要求20个示范点根据确定的建设方案,到10月底前完善服务设施,并在11月底前开展社区服务。目前,各示范点完善服务设施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分别在莞城、虎门、石龙等镇街。2012年至2015年,我市每年将再选20个社区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到2015年,全市50%的社区(村)将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对话
周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东莞社情研究中心主任、政法系主任助理,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总干事
社区服务中心必须有资质的专业人才来管理
东莞时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个新事物,让它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在你个人看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周巍: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一项民生工程。它是公益性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主导性。这一点,东莞就做得很好。从调研到出台建设方案,到招投标,再到专家评审方案,都体现了引导性。同时,市政府还设立了专项资金1400万元,资助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府的资助延长到三年,尽管会逐年减少资助比例。
第二个是提供服务的人员资质很重要。如果每个社区都有一些领导安排“关系人”在做事,就很危险。我建议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必须有社会工作经验或取得这个资格的,或者是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员。政府应该针对这个资质制定一个文件出来,设个门槛。
探索会员制满足非社区居民的服务要求
东莞时报:福利性、公益性和低偿性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三大特点。它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如果非社区居民有这种需求,将如何操作呢?
周巍:我只能说一个个人不太成熟的思考,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从大环境来说,一旦低偿性,收费就会很复杂,如果是全免费,肯定是人满为患。我的想法是,优先保证本社区弱势群体的居民享受服务。除了老人和小孩的一些服务必须控制优先满足本社区居民之外,其他服务可以放宽到其他社区。但是,这仅为我个人想法,还需要跟社区居委会去沟通。我初步想法是学习上海的“会员制度”。本社区免费。其他社区的实行会员制,发张卡给你,低偿一点,比如一年10元。但是这个钱必须由社区收,在社区登记。社会组织不能收钱。
政府延长资助年限有助提高社会组织积极性
东莞时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从一年变成三年,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意义?
周巍:社区服务是一个刚性需求。原来说政府只购买服务一年,但那样的话效果会不好。为什么呢?第一,服务还没出成果,基础建设和装修时间很久,服务工作还没开始多久就面临到期了。第二,如果只是一年的话,社会组织肯定不敢把一些很优秀的力量放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年后,这些人怎么安排呢?岗位社工满了,优秀人才怎么回去呢?社工也会想,我干嘛去综合服务中心呢,我在岗位(岗位购买)做得好好的。第三,社区干部也会想,反正这个东西也是只搞一年的,配合积极性就不高。综合来说,就是会导致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和社区居委会三个方面积极性不高。(记者 吴金华 蔡嘉莉)
针对社区结构个性化设置服务中心
作为为居民提供综合性社区服务的场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具有福利性、公益性、低偿性三大服务特点。每个社区不同的人口结构,决定了其需求和建设方案的不同。各社会组织根据前期调查,分别做了个性化设计。
“东正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历史悠久,我们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在东门广场,除必备功能室外,还开设了瑜伽室,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长安锦厦社区作为富裕社区的代表,老年人比较多,增加了社工人数。在梅塘社区开设书画室就没有必要,它是个农村社区,要训练居民的城市生活意识,教他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洗脚上田,洗脑进城。”周巍向东莞时报记者介绍。
普惠负责运营莞城东正社区、黄江梅塘社区、长安锦厦社区。根据三个社区的人口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周巍将三者通俗地称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转型社区。”
政府资助年限由一年延长至三年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建立的一支以社会工作为主导、包括心理咨询师和康复师等专业人员的跨专业团队。周巍告诉东莞时报记者,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和残疾人服务,是社区服务的刚性需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以家庭服务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作为服务理念。
此前,为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我市设立了专项资金1400万元,平均每个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购买服务金额为70万元。为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支持中心建设力度,资助时间从一年延长为三年,但会逐渐递减,不足的部分有镇街财政补足。
周巍对政府延长资助年限大加褒奖,“一年内社会服务很难出成果,因为大部分人力财力用于装修和购买硬件设施,社会组织不敢把优秀力量投入到社会工作中。而社工本身也会考虑一年后的出路,工作到9个月左右就开始投简历了。”
“一开始全免费,才能把蛋糕做大,做出品牌和理念。”周巍说,延长资助年限,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东莞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前提。
每年资助建设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五年内,市政府将每年资助建设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同时要求镇街和社区每年也要投入,不仅要建设配套设施,还要自行创建1-2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市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逐渐实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力争到2015年,全市50%的社区(村)都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镇村不仅要在运营费上投入,也要负责服务中心的书店、保安、设备维修等费用。周巍认为,一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做出品牌,将会给其他社区带来压力。“其他社区不建(服务中心)都不行,居民会有意见。”
据了解,各社会组织均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充足的督导、社工,并吸引社会专业的学生、项目人员参加到中心活动。根据方案,每个社区服务人员不少于10人,社会组织还要协助社区居委会组建10支以上志愿者队伍。
社工人才
建议提高社工招聘门槛
东莞社工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为加强社会建设人才培养,一方面市政府加强现有队伍培养,鼓励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加入社会建设。8月31日,市“万名社会建设人才培训班”一期课程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开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管理学院院长徐永祥在课堂上肯定了东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但提醒学员注意在实践中“政社分开”。要求345名村和社区主任不要把过多的政府职能强加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另一方面政府加招社工,着力培养社会建设人才,购买岗位服务。周巍告诉东莞时报记者,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设置的社工专业非常热门。“超额完成招生目标,学生中60%都是东莞本地人。”按照这个势头,东莞社会人才队伍会不断壮大。
但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东莞倍感压力。2010年上岗的360个社工,目前已流失80多个,这与薪酬、生活环境和未来发展有关。
“跳槽到深圳的不多,大部分去了广州。”负责运营大朗镇长富社区、求富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星扬社会工作服务社总干事赵凡仪告诉东莞时报记者,“广州开设社工专业的大学老师,都有自己运营的社区服务中心,跳槽的社工大多回去找他们的老师了。”
为留住社工人才,民政局将社工每人每年的薪酬从6万元增加到7.2万元,并从经济、生活等多方面为社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保证社工服务质量,周巍认为要提高社工招聘门槛,“广州界定了每个中心都要有10名社工服务,东莞也应该保证社工服务质量,避免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招聘一些非专业人员,招聘的社工必须是社区专业管理人才。”
赵凡仪告诉《东莞时报》记者,社工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社区服务数量多而且复杂,这就要求社工必须具备专业技能。
在白马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数名社工正在为居民提供多功能服务做准备,忙得不亦乐乎。一名社工告诉《东莞时报》记者,目前他们已经为社区居民展开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相对容易,但社工介入家庭服务则困难得多。”
由社会组织负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运营,通过项目承包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服务,能够深入社区,避免岗位社工工作行政化,更专业地服务居民。但作为新事物,居民接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和社工服务还需要时间。
周巍告诉记者,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相比,社工具备专业知识的优势。从设计问卷、展开调查、确定方案到与居民沟通,社工都更胜一筹。为摸底居民需求,周巍展开过多次调查。“10月份将再做一次调查。”和之前不同的是,10月份将调查居民服务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归纳需求,引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