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深圳会展中心连开了三天的“Party”,主角是来自全国各地超过500家的公益组织或项目,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慈展会”)在这里召开。此次广东省参展的机构共有86家,无论总数,还是分类机构数目,均位居全国之首。东莞,也有两家公益组织从1067家慈善单位和项目报名中获得参展资格,分别是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和普惠社工服务中心。
这是一次难得机会,可以和公益界的“大佬”们近距离接触。而这场多元、快乐的公益盛会,也让“东莞队”的两位代表感觉到自身的不足,比起其他城市热热闹闹的公益,东莞的公益组织、活动形式显得单一,自我造血功能也偏弱。这场公益Party,给东莞本土公益组织灵感和机会“什么是公益组织?”答案没那么简单。
打开思路
东莞公益组织需要织网
普惠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提前三天组团去深圳布置展位,先后派出30名社工,在慈展会上推介自己的公益项目。
该中心副总干事池文华一到慈展会现场就忙着四处逛。他就像一个“求职者”,四处寻觅适合的合作和学习对象。
从得知参展慈展会开始,池文华就在了解其他参展机构的资料。看着超过500家的公益组织和项目,他很是感慨:“各式各样的公益组织、服务项目都有,相比之下,东莞的很单一”。
据了解,参加此次慈展会的,除了传统的公益组织外,还有104家基金会,142家企业,还有教研机构,以及个人发起的“微公益”项目;更有各类研讨会、沙龙和公益市集。这些各色各样的组织、项目和活动,让慈展会变成了公益同行的聚会。
在池文华看来,社会公众对“公益组织”概念的理解,仍停留在过去,“认为只有那些以社工、志愿者为主体,提供社区服务的才叫公益组织”。事实上,公益的发展越来越说明“跨界合作”的重要行和必要性。事实上“社团、协会、企业都可以提供社会服务,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专长”。
在东莞多年的社工经验让池文华发现,东莞现有的公益组织和活动形式过于封闭单一,很多领域都找不到相关的公益组织。“比如一个精神病人、劳教犯重归社会了,我们却没有公益组织可以接手帮助他们,这就脱节了”。
在池文华的心目中,一个好的公益形态应该是“网状”,公益组织形式不拘一格,提供的服务也丰富多样,无论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服务,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公益组织可以承接。而公益组织之间也是信息共享,互相知晓和合作的,不同类型的公益组织之间可以对接,并取长补短,去弥补政府无暇顾及的社会问题。池文华希望,这张网可以尽快搭建起来。
学习“造血”
公益组织也要食人间烟火
慈展会上最热闹的是“公益市集”。十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组织展示了自己在创意领域的作品和项目。到访者看到中意的产品可以买下,算是给这个公益组织捐了笔爱心基金。
深圳小鸭嘎嘎公益基金制作中国小鸭系列公益产品,还用大运会、亚运会用过的旗帜制成布袋、胸花;安徽阜阳翔飞残障人士互助协会卖的是由一群肢体残疾人士或脑瘫儿制作的柳编,有花瓶、储物箱,吸引不少参观者;还有四川凉山州麻风病综合防治项目团队,他们组织麻风康复村民们学习编织、刺绣,这些作品精致而极具民族特点,市场反应很好。靠着这些手艺,康复的村民大多能“自食其力”。
东莞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干事刘建在这个公益市集逛了很久,他希望能从中寻找灵感,让“隔坑”也可以像这些公益组织一样,“不是单纯地靠资助,靠政府购买服务,也能够自己造血”。
“你给钱,我做事”无生命力
这一点,中心创始人谭翠莲女士也深有体会,“公益组织总是伸手向政府拿钱做事,或者等别人来捐钱,这种心态很不好”。而事实上,据谭翠莲的观察,东莞不少公益组织举办公益项目或者活动,往往是由政府购买服务或者爱心人士捐款后得以运作,“长期以来,东莞公益组织似乎形成了你给钱、我做事的思维”。
有参会嘉宾在参观“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展位时,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点。慈展会第一天,有三名挂着“贵宾证”的嘉宾来到摊位,向谭翠莲了解中心的运作情况,其中重点询问的一点就是项目的资金来源。谭翠莲向他们解释,“隔坑现有70个社工岗位系政府购买,每年可获得政府资助504万元,但其中至少80%用于支付社工薪酬福利和工作经费,剩下最多90万元用于中心一年的运营。”
“够用吗?”这是其中一位“贵宾”的第一反应。谭翠莲无奈地摇头,“不够用,水费、电费、每年要办很多活动,都需要租金、活动费,还有后勤人员,每天都在愁钱的问题”。
刘建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需要想很多办法来获得维持业务运转所需要的资金。“这样会不会导致公益组织商业气息太重?”记者的提问,也是刘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前大家都觉得公益组织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公益组织的生命力怎么维持?公益组织应该是独立的,因此它的资金来源就必须多样化,甚至自己造血”。
做出项目吸引“瀛基金”
“造血”是隔坑最近在着手准备做的事情,而慈展会让这件事情有了推动。事实上,隔坑是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参加慈展会的。一直在关注新莞人生存状况的他们,计划改变过去一味捐款的资助模式,而改用“让他们自己学会挣钱”。隔坑打算建立一个“民族工艺坊”,寻找掌握着传统民族手工艺的老一辈新莞人或者老莞人,邀请他们将手艺教给新生代农民工或者小候鸟们。制作的产品拿去卖,“让孩子们自己挣学费,而且也把传统的手工艺保留下来了”。
带着这个初步的设想和计划书,谭翠莲和刘建在慈展会上找到了以前曾合作过的“瀛基金”,这家实力雄厚的基金会,其资助的主要领域之一就是青年人创业。这让该基金会的项目主管董江女士对“民族工艺坊”颇感兴趣,双方约好“坐下来聊更多细节”。
谭翠莲深知,一场慈展会更多的意义在交流和学习,她并不奢望可以一下子促成这个项目。但她相信,“授人以渔的公益模式一定是未来公益的发展方向。而公益组织也需要寻找更多的资金渠道,不要光靠政府或几个爱心人士”。谭翠莲也相信,公众对公益组织的这种行为,也会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接受,“社会在变,公益组织的形态也在变,概念也要跟着改”。
点评
不要规定公益长啥样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公益行业里其实一直都不缺少商业元素,比如“社会企业”,它们可以结合得更好。许多新型的组织,公益慈善的目的不变,组织形式多样化,收入来源多元化,参与方式自我创新,这不意味着公益行业日渐壮大了吗?其实,主要是大家对“公益”概念的理解要变了,“跨界”正在发生,也不得不发生,让更多的资源打破偏见,整合进公益行业,公益不能是孤军奋战,而应该是全民的,它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接受任何正面的力量。不应该规定公益长什么样,它可以是任何样子。
他山之“慈”
凉山麻风康复者的手工艺品
参与市集摆摊的公益慈善组织、项目共有19家,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8个不同城市,展示的公益爱心产品种类有180多种,数量达8000多件。
一位彝族阿婆坐在摊位前,低头专心编织着头饰。不时有人路过拍照,她抬起头来对着镜头笑笑。她往布上绣的是彝族特有的图案。她是来自四川凉山州麻风康复村的村民。在凉山州,有5个麻风康复村,每个村里都住着患者、康复者和他们的孩子。在麻风病综合防治项目入驻之前,他们的生活封闭而贫苦。
该项目将村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请人教他们编织技术。如今,村里大部分都能靠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挣得生活费。
阿萍负责在摊位上向参观者推介项目。她显得羞涩,看到有人走到摊位前主动询问时,方才怯怯地向人介绍。她没有过多地“推销”自己的产品,更多的是希望更多人关注麻风病,消除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
采写:南都记者黄其
实习生黄群飞
摄影:南都记者刘媚
实习生黄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