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16名社工进驻中堂镇,开始在这个典型的农村社区开展社工服务。2011年9月1日,东莞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始在中堂试点社工助理岗位,期望通过对社工+社工助理培养模式的探索,助力东莞本土社工服务发展。
一、社工及社工助理的角色定位
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合作而进行的复杂的助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多种专业技巧帮助受助者正确对待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同时他又要去争取资源,切实帮助受助者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承担着如下多重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资源获取者、管理者以及政策影响者等。多重角色的交织促成了社工这样一个特殊的主体。
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首先是要向求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于此同时,社工需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立自强,克服困难,对其给予情感支持;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向受助者倡导某种合理行为,促使他们走向成功。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对其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必须安排和管理相关资源和信息,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尤其要注意防止发生意外问题。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求助于其他社会工作者、机构,甚至政府和广大社会,向他人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政策影响者。由于某些社会问题并非由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所引发,而是由社会、制度因素造成,因此,对造成这种问题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改变就是必要的。
社工助理的角色则有着前期和后期之分。在工作之初社工助理主要承担着协助者的角色,而在后期,社工助理的工作渐渐上了轨道,则需要承担更多社工的角色,逐渐把自己转变成为一名准社工。
社工助理协助的角色主要是配合一线社工,所做工作只不过是帮助开展各项活动,单项服务还不能独自进行。同时协助社工可以分担相当一部分文书工作和处理较琐碎的其他事情。而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社工助理慢慢地要摆脱协助者的角色,把自己转变成社工服务的提供者。
二、社工+社工助理服务模式优势所在
(一)社工与社工助理合力推进社工服务
从2010年5月份上岗,到2011年的9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来自省内其他 城市甚至是其他省份的社工们努力让自己融入当地的环境,用自己的热情、汗水、专业服务赢得当地部分居民的认同,然而,他们仍然面临着种种困境。如何开展与当地居民需求相适应的服务成为他们工作中的难题。社工助理的到来给了社工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社工助理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对当地的风俗文化、社会结构、社区状况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可以帮助社工更快速更清楚地认识社区,熟悉社区文化,便于寻找资源,使社工更快融入社区环境。尤其是在义工管理这一块,社工助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社工助理可以发挥其本地人的优势,积极开拓和管理本土义工资源。
社工+社工助理服务的模式可以大大提高了社工服务的质量,无论是在社工服务的切入点、服务的广度、深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工+社工助理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了社工服务本土化
专业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体系源于西方、成熟于国外,我市现有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大部分缺乏社工专业背景。进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然要熟悉和传授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也要求将来的社会工作人才具有全新的专业知识与服务技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是走一条纯粹吸纳外来知识与外来人员的道路,恰恰相反,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相适应,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遵循本土化原则。
(三)社工+社工助理服务模式储备优秀社工
一直以来,社工的流失率高居不下。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的社工师背井离乡来到东莞工作的。而启用本土的社工助理可以说是重要的社工储备资源。
经过社工助理这样一段工作的锻炼,社工助理应该对对社工以及日常开展的专业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社工的专业技巧和方法,即使不是非社工专业的社工助理也有了从事社工事业的热情和能力,社工助理这一好的准社工资源正好可以作为社工储备用以补充社工队伍的发展。
(四)社工+社工助理服务模式稳定社工队伍,持续社工服务
与此同时,社工助理由于是本地人,对于家乡有着更为强烈的归属感,相对比较稳定的,这也大大降低了社工的流失率,有利于社工服务的持续有效稳定的开展。
三、社工+社工助理服务模式反思、改进
(一)社工助理的基本价值观、工作能力、专业等方面有待成长
专业性是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特征。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秉持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学习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分析社会政策、协调社会关系、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的模式、程序与实务技巧。上述要求表明,社会工作并非只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有爱民之心和服务之心就可以做好的,而是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与专业的训练。一个社工助理没有经过四年的社工专业学习,可能在基本价值观、工作能力、专业等方面都有所欠缺,需要机构及社工们给予大力支持,培养社工助理很重要,尤其是把一名社工助理培养成一名优秀社工更重要。
(二)社工与社工助理需要有效整合
社工与社工助理存在的差别还是较大的,角色定位的不同,工作的内容也存在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在社工价值取向上也可能存在差异。那么想要将社工与社工助理服务模式发挥到最大功效,需要将社工与社工助理有效整合,互补余缺,如何整合、如何使1+1的功效大于2,这将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般而言,模式是一种理论简化,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简洁的描述,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社工+社工助理服务模式正是这样通过社工及社工助理在社工服务过程中各自发挥其功能,加之二者有效整合将会产生更好的服务效果。
虽然说从2011年的9月才开始试点社工+社工助理的服务模式,但是,在短短的半年里,服务成效已经凸显,就中堂而言,通过社工和社工助理的努力,社工服务覆盖到整个中堂镇的20个社区,服务对象也从之前四类人群扩大到涵盖老人、残疾人、家庭和青少年、社区居民这五大人群,在服务形式、义工发展、资源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12年,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反思社工+社工助理的服务模式,努力发挥其最大功效。